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论文--农民业余教育论文

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8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第21-25页
    2.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第21-22页
        2.1.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第21页
        2.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第21-22页
        2.1.3 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第22页
    2.2 理论依据第22-25页
        2.2.1 人力资本理论第22-23页
        2.2.2 公共产品理论第23页
        2.2.3 农民教育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第25-35页
    3.1 培育的基础条件第25-26页
        3.1.1 旬邑县县情概况第25页
        3.1.2 资源基础第25-26页
        3.1.3 技术力量基础第26页
    3.2 旬邑县准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第26-30页
        3.2.1 生产经营型基本情况第26-29页
        3.2.2 专业技能型基本情况第29-30页
        3.2.3 社会服务型基本情况第30页
    3.3 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措施第30-33页
        3.3.1 强化组织保障第30页
        3.3.2 开展精准对接第30-31页
        3.3.3 全面筛选对象第31页
        3.3.4 抓好培育质量第31-32页
        3.3.5 制定规范标准第32页
        3.3.6 落实政策扶持第32-33页
    3.4 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第33-35页
        3.4.1 新型职业农民初具规模第33页
        3.4.2 培育体系逐步形成第33-34页
        3.4.3 认证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第34页
        3.4.4 参与对象收入有所增加第34-35页
第四章 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41页
    4.1 培育对象选取不合理第35-37页
        4.1.1 培育对象范围小第35-36页
        4.1.2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第36-37页
    4.2 培育体系滞后第37-38页
        4.2.1 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培育需求第37页
        4.2.2 统筹管理不到位,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第37页
        4.2.3 认证制度不完善,与实际状况存在差距第37-38页
        4.2.4 培育环节有缺失,内容结构不平衡第38页
    4.3 培育环境欠佳第38-41页
        4.3.1 产业结构单一,基础相对薄弱第39页
        4.3.2 土地流转困难,阻碍规模化发展第39-40页
        4.3.3 扶持政策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第40页
        4.3.4 保险体制不完善,规模经营存在后顾之忧第40-41页
第五章 完善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第41-44页
    5.1 营造氛围,扩大培育对象范围第41页
    5.2 整合资源,创造优质培育环境第41-42页
    5.3 完善体系,科学制定认证制度第42-43页
    5.4 优化产业,以品牌赢得竟争力第43页
    5.5 细化政策,提升农业保险水平第43-44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生态视角下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下一篇: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