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概述 | 第10-17页 |
(一) 大型节事的内涵分析 | 第10-12页 |
1. 大型节事的概念 | 第10页 |
2. 大型节事的分类 | 第10-11页 |
3. 大型节事的特征 | 第11-12页 |
(二) 危机事件的含义及特征 | 第12-14页 |
1. 危机事件的含义 | 第12-13页 |
2. 危机事件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三)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的内容 | 第14-15页 |
1.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的含义 | 第14页 |
2.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的构成要素 | 第14-15页 |
(四) 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构建安保机制的原则 | 第15-17页 |
1. 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第15-16页 |
2. 专业机关与其他力量相结合 | 第16页 |
3. 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安保预案 | 第16-17页 |
4. 实施“重点战略”,强化社会治安 | 第17页 |
二、国内外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比较分析 | 第17-23页 |
(一) 国外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的现状及评述 | 第17-21页 |
1. 国外大型节事安全保障的实践和经验 | 第17-20页 |
2. 国外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的评述 | 第20-21页 |
(二) 国内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的简介及评述 | 第21-23页 |
1. 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简介 | 第21-22页 |
2. 国庆60 周年安保工作简介 | 第22-23页 |
3. 国内大型节事安全保障机制评述 | 第23页 |
三、我国大型节事危机处置及构建安全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一)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主体机制存在缺陷 | 第23-26页 |
1. 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安全保障机制实施主体的能力有限 | 第23-24页 |
2. 大型节事活动安保主体力量的拓展不够 | 第24-26页 |
(二)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相关法律机制 | 第26-29页 |
1. 《宪法》和《刑法》 | 第26页 |
2. 《国家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 | 第26-27页 |
3. 《戒严法》 | 第27页 |
4. 《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条例 | 第27页 |
5. 《人民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 第27-28页 |
6.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 第28页 |
7.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等 | 第28页 |
8. 相关的应急预案 | 第28-29页 |
(三)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运行机制的缺陷 | 第29页 |
四、大型节事危机事件处置及完善安全保障机制的对策 | 第29-46页 |
(一)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前置控制阶段 | 第30-36页 |
1. 对大型节事活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 | 第30-32页 |
2. 注重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与调处 | 第32-33页 |
3.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 | 第33页 |
4. 加强大型节事安保工作的应急文化建设 | 第33-34页 |
5. 加强专业人才资源的建设 | 第34页 |
6. 完善大型节事安保预案的制定与措施 | 第34-36页 |
(二)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现场处置阶段 | 第36-43页 |
1. 辨识和控制各种不稳定因素 | 第36-38页 |
2. 危机事件的预警分析 | 第38-39页 |
3. 危机事件的现场处置与救援 | 第39-43页 |
(三) 大型节事安全保障善后处理阶段 | 第43-46页 |
1. 危机事件状态的终结 | 第43页 |
2. 危机事件损失的评估 | 第43页 |
3. 法律救济与心理关爱 | 第43-44页 |
4. 危机事件行为主体的调查及其责任的追究 | 第44页 |
5. 危机事件善后处理工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 第44-45页 |
6. 事后总结和报告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