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码参数识别实现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论文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信道编码及其识别分析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2.1 编码理论的数学基础 | 第14-17页 |
2.1.1 群 | 第14页 |
2.1.2 环 | 第14-15页 |
2.1.3 域 | 第15页 |
2.1.4 多项式的概念及其运算电路 | 第15-17页 |
2.2 线性分组码 | 第17-18页 |
2.3 循环码 | 第18-22页 |
2.3.1 循环码的定义与性质 | 第18-19页 |
2.3.2 几种重要的循环码 | 第19-21页 |
2.3.3 循环码译码电路与伴随式计算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循环码参数的识别 | 第23-33页 |
3.1 识别参数及识别模型 | 第23-24页 |
3.1.1 识别参数 | 第23页 |
3.1.2 识别模型 | 第23-24页 |
3.2 循环码参数识别算法 | 第24-28页 |
3.2.1 码字起点的估计 | 第24页 |
3.2.2 循环码分组码长的识别 | 第24-25页 |
3.2.3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以及生成矩阵的识别 | 第25-27页 |
3.2.4 识别算法总结 | 第27-28页 |
3.3 一种循环码参数识别方法 | 第28-32页 |
3.3.1 方法描述 | 第28-29页 |
3.3.2 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3.3.3 抗误码性分析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循环码的参数识别实现的设计 | 第33-57页 |
4.1 FPGA设计平台 | 第33页 |
4.2 设计与仿真验证 | 第33-41页 |
4.2.1 设计组成 | 第34-37页 |
4.2.2 仿真验证 | 第37-41页 |
4.2.3 缺陷 | 第41页 |
4.3 改进后的循环码参数识别设计 | 第41-50页 |
4.3.1 所识别本原循环码的分析 | 第41-45页 |
4.3.2 决策树 | 第45页 |
4.3.3 决策树的应用 | 第45-50页 |
4.4 改进循环码参数识别的设计实现与仿真 | 第50-56页 |
4.4.1 与原设计的区别 | 第50页 |
4.4.2 改进的码字识别模块 | 第50-52页 |
4.4.3 改进设计的仿真验证 | 第52-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