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常见的金属硅化物 | 第12-14页 |
1.3 Ti-Si系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Ti-Si-Me系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粉末冶金制备Ti-Si系合金 | 第16-20页 |
1.5.1 粉末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5.2 粉末成形方法 | 第18-19页 |
1.5.3 烧结方法 | 第19-20页 |
1.6 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1.6.1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试验方法 | 第23-33页 |
2.1 试验方案 | 第23-24页 |
2.2 试验原料 | 第24页 |
2.2.1 试验原料 | 第24页 |
2.2.2 原料配比设计 | 第24页 |
2.3 试样的制备 | 第24-27页 |
2.3.1 球磨混粉 | 第24-25页 |
2.3.2 粉末压制成形 | 第25-26页 |
2.3.3 无压真空烧结 | 第26-27页 |
2.4 组织与性能表征 | 第27-33页 |
2.4.1 物相分析 | 第27-28页 |
2.4.2 组织分析 | 第28页 |
2.4.3 显气孔率 | 第28-29页 |
2.4.4 显微硬度 | 第29-30页 |
2.4.5 弹性模量 | 第30页 |
2.4.6 断裂韧性 | 第30-31页 |
2.4.7 抗酸蚀性能 | 第31页 |
2.4.8 抗氧化性能 | 第31-32页 |
2.4.9 摩擦磨损性能 | 第32-33页 |
第三章 Ti-8Si-xCu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特征 | 第33-42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高能球磨混合粉末的微观形貌与相组成 | 第33-35页 |
3.2.1 高能球磨混合粉末的相组成 | 第33-34页 |
3.2.2 高能球磨混合粉末的微观形貌 | 第34-35页 |
3.3 真空烧结Ti-8Si-xCu合金的相组成与微观形貌及成分 | 第35-39页 |
3.3.1 真空烧结Ti-8Si-xCu合金的物相分析 | 第35-36页 |
3.3.2 真空烧结Ti-8Si-xCu合金的微观形貌与成分 | 第36-39页 |
3.4 Ti-8Si-xCu合金的显气孔率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Ti-8Si-xCu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42-46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显微硬度 | 第42-43页 |
4.3 弹性模量 | 第43-44页 |
4.4 断裂韧性及压痕形貌 | 第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Ti-8Si-xCu合金在 800℃下的抗氧化性能 | 第46-54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46-48页 |
5.3 氧化膜表面构成及形貌分析 | 第48-50页 |
5.3.1 氧化膜表面相组成 | 第49页 |
5.3.2 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 | 第49-50页 |
5.4 氧化膜结构及抗氧化机理分析 | 第50-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Ti-8Si-xCu合金的抗酸蚀性能 | 第54-60页 |
6.1 引言 | 第54页 |
6.2 腐蚀动力学分析 | 第54-55页 |
6.3 腐蚀后合金形貌分析 | 第55-58页 |
6.3.1 宏观形貌 | 第55-56页 |
6.3.2 微观形貌 | 第56-58页 |
6.3.3 腐蚀后横截面形貌 | 第58页 |
6.4 腐蚀机理讨论 | 第58-5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Ti-8Si-xCu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60-67页 |
7.1 引言 | 第60页 |
7.2 摩擦系数与磨损体积 | 第60-63页 |
7.3 磨痕表面分析 | 第63-6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1页 |
8.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68-69页 |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