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言词证据书面化的合理性及限度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言词证据书面化概述第11-19页
 (一) 言词证据的基本概念第11-13页
  1. 言词证据的内涵第12页
  2. 言词证据的特点第12页
  3. 言词证据的外延第12-13页
 (二) 言词证据书面化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第13-19页
  1. 言词证据书面化的概念第13页
  2. 言词证据书面化的历史发展第13-19页
二、当代言词证据书面化的样态考察第19-28页
 (一) 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言词证据书面化第19-22页
  1. 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扩大化第19-22页
  2. 在辩诉交易中依靠书面证据第22页
 (二) 职权主义刑事诉讼中的言词证据书面化第22-26页
  1. 直接言词原则使用灵活第22-25页
  2. 在简单或者轻微的案件中广泛使用书面证据第25-26页
 (三) 小结第26-28页
三、言词证据书面化的合理性及限度第28-35页
 (一) 书面证据本身具有合理性第28-30页
  1. 书面证据有利于保存证据的新鲜性,其可信性较当庭陈述可能更高第28页
  2. 书面证据有利于稳定、客观化证据第28页
  3. 书面证据有利于诉讼经济性与便宜性第28-29页
  4. 书面证据的使用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必要性第29页
  5. 书面证据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特殊证人第29-30页
 (二) 书面证据迎合了科层制诉讼设置的内在要求第30-32页
 (三) 司法风险的压力使然第32-34页
 (四) 限度设置使书面证据的使用具有了正当性第34-35页
四、言词证据书面化之中国问题与改革进路第35-46页
 (一) 我国言词证据书面化的现状分析第35-40页
  1. 立法规定分析第35-37页
  2. 实践运行状况第37-39页
  3. 理论认识误区第39-40页
 (二) 我国言词证据书面化的合理区间第40-42页
  1. 证人不能出庭时的言词证据书面化第40-41页
  2. 证人不必要出庭时的言词证据书面化第41-42页
 (三) 保障我国言词证据书面化合理性的必要限度第42-46页
  1. 言词证据书面化只能是言辞诉讼原则的例外第42-43页
  2. 保障书面证据制作的规范性和被告方的参与性第43-44页
  3. 强调检察官和法官的客观公正义务,保障书面证言的可靠性第44-45页
  4. 保障辩方享有至少一次与证人对质的机会第45页
  5. 对于证明案件事实起重要作用的书面证据应当经其它证据补强后使用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研究
下一篇:刑事瑕疵证据可采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