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异构化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运作模式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1页 |
2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2.1 项目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 第11-13页 |
2.2 项目组织理论的发展 | 第13-16页 |
2.3 项目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16-19页 |
2.4 国际项目运作模式概述 | 第19-20页 |
2.5 相关理论的实践进展 | 第20-22页 |
3 项目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2-37页 |
3.1 运行现状 | 第22-28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22-24页 |
3.1.2 项目初期管理及运作模式 | 第24-25页 |
3.1.3 项目初期组织模式 | 第25-28页 |
3.2 存在问题 | 第28-33页 |
3.2.1 管理混乱使项目进展困难 | 第28-29页 |
3.2.2 沟通无序 | 第29页 |
3.2.3 进度计划无法有效执行 | 第29-32页 |
3.2.4 行政干预过多影响项目进程 | 第32页 |
3.2.5 项目高峰期人力资源不足 | 第32-33页 |
3.2.6 人员综合素质不满足项目需求 | 第33页 |
3.3 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3.3.1 项目运作模式不合理 | 第33-34页 |
3.3.2 缺少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 | 第34页 |
3.3.3 进度计划缺少科学的统筹与规划 | 第34-35页 |
3.3.4 项目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35页 |
3.3.5 对团队成员的管理有待改进 | 第35-37页 |
4 改进方案 | 第37-44页 |
4.1 优化项目运作模式 | 第37页 |
4.1.1 引进PMC管理方 | 第37页 |
4.1.2 项目高峰期采用集中办公模式 | 第37页 |
4.2 建立并强化组织协调沟通机制 | 第37-38页 |
4.3 完善项目进度计划及监督执行 | 第38-40页 |
4.3.1 科学合理的调整进度计划 | 第38-39页 |
4.3.2 设置专职计划工程师 | 第39页 |
4.3.3 做好索赔工作及计划调整 | 第39-40页 |
4.4 完善项目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4.4.1 改进EPC方和设计方的组织结构 | 第40页 |
4.4.2 改进设计方内部的组织结构 | 第40页 |
4.4.3 设置项目副经理 | 第40页 |
4.4.4 优化矩阵式管理结构 | 第40-41页 |
4.5 改进项目组织中的人员管理 | 第41-44页 |
4.5.1 优化人员配置 | 第41-42页 |
4.5.2 完善奖惩激励制度 | 第42页 |
4.5.3 注重对团队成员的培养和开发 | 第42-44页 |
5 保障措施 | 第44-47页 |
5.1 完善制度 | 第44-45页 |
5.2 加强沟通 | 第45页 |
5.3 制定完善激励机制及有效执行 | 第45-46页 |
5.4 制定完善考核机制及有效执行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