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3-17页 |
2.1 自然环境 | 第13-17页 |
2.1.1 区域位置 | 第13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3页 |
2.1.3 气候气象 | 第13-15页 |
2.1.4 水文特征 | 第15-16页 |
2.1.5 植被特征 | 第16-17页 |
第三章 2000-2010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第17-22页 |
3.1 概述 | 第17页 |
3.2 数据来源及方法 | 第17-18页 |
3.2.1 影像 | 第17页 |
3.2.2 几何精纠正 | 第17-18页 |
3.2.3 遥感影像解译 | 第18页 |
3.2.4 矢量化操作 | 第18页 |
3.3 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 | 第18页 |
3.4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演变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第18-19页 |
3.5 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分析 | 第19-20页 |
3.5.1 自然因素 | 第19-20页 |
3.5.2 人口因素 | 第20页 |
3.5.3 经济因素 | 第20页 |
3.5.4 政策因素 | 第20页 |
3.6 结论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甘肃省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现状及变化趋势究 | 第22-28页 |
4.1 植被覆盖度概述 | 第22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4.2.1 数据 | 第22页 |
4.2.2 植被盖度 | 第22-23页 |
4.3 全省植被覆盖度状况 | 第23-24页 |
4.4 未利用地植被覆盖度变化 | 第24-26页 |
4.5 结论和建议 | 第26-28页 |
第五章 甘肃省2000-2010年土壤侵蚀状况研究 | 第28-46页 |
5.1 土壤侵蚀概述 | 第28页 |
5.2 甘肃省土壤侵蚀成因分析 | 第28-29页 |
5.2.1 自然因子 | 第28-29页 |
5.2.2 人为因素 | 第29页 |
5.3 甘肃省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5.3.1 图形数据库的建立 | 第30页 |
5.3.2 USLE各因子确定 | 第30-33页 |
5.4 甘肃省土壤侵蚀现状分析 | 第33-38页 |
5.5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第38-40页 |
5.6 不同地貌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 第40-44页 |
5.7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方法研究与评价 | 第46-56页 |
6.1 评价方法 | 第46-49页 |
6.1.1 评价目的 | 第46页 |
6.1.2 评价区范围 | 第46页 |
6.1.3 评价指标及其含义 | 第46-47页 |
6.1.4 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6.1.5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 第48页 |
6.1.6 各项指标评价权重 | 第48-49页 |
6.2 甘肃省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第49-54页 |
6.2.1 201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第49页 |
6.2.2 十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 第49-50页 |
6.2.3 市域生态环境质量 | 第50-52页 |
6.2.4 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第52-54页 |
6.3 结论 | 第54-5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60页 |
7.1 结论 | 第56-58页 |
7.1.1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 第56页 |
7.1.2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 第56页 |
7.1.3 土壤侵蚀变化趋势 | 第56-57页 |
7.1.4 生态环境评价现状及变化趋势 | 第57页 |
7.1.5 甘肃省综合生态环境变化状况 | 第57-58页 |
7.2 讨论 | 第58页 |
7.3 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