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重拾与展开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9-2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11-12页
        (一) 转化规则的理论价值第11页
        (二) 转化规则的现实意义第11-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2-16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第15-16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一) 研究思路第16-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页
    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第18-20页
        (一) 对我国个人财产转化规则废除之观念“再”博弈第18-19页
        (二) 对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进行具体设计第19页
        (三) 对制度设计进行再检验第19-20页
第一章 域内外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第20-30页
    一、域外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第20-25页
        (一) 美国婚姻财产转化规则第20-21页
        (二) 瑞士夫妻所得分配制第21-23页
        (三) 德国新型法定夫妻财产制第23-24页
        (四) 英国、香港的夫妻财产制度第24-25页
    二、我国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第25-30页
        (一)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的“生与死”第25-28页
        (二) 现行《婚姻法》及其解释与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难相契合第28-29页
        (三)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的理论取向与实践意义第29-30页
第二章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存废合理性之分析第30-45页
    一、对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在我国遭废除之博弈第30-34页
        (一) 博弈观点一:导致借婚敛财和婚姻的提前终止第30-31页
        (二) 博弈观点二:混淆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与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区分第31-32页
        (三) 博弈观点三:缺乏物权法或时效制度的理论依据第32页
        (四) 博弈观点四:与民事交易安全的要求背道而驰第32-34页
    二、设立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的合理性分析第34-40页
        (一) 婚姻家庭的伦理性第34-36页
        (二) 立法层面的现实意义第36-38页
        (三) 法经济学层面的现实意义第38-40页
    三、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与离婚救济制度的关系第40-45页
        (一) 我国现行三种离婚救济制度及其解决的问题第41-43页
        (二)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与离婚救济制度的关系第43-45页
第三章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设计第45-56页
    一、转化规则的适用对象与财产范围第45-47页
        (一) 适用转化规则的对象第45-46页
        (二) 适用转化规则的财产范围第46-47页
    二、适用转化规则应具备的条件第47-51页
        (一) 一定婚姻存续期间的经过第48-50页
        (二) 对家庭劳务贡献的大小第50-51页
    三、转化后的财产性质第51-52页
    四、具体制度模型构建第52-56页
        (一) 转化规则的要件第52-53页
        (二) 适用转化规则的财产范围第53-54页
        (三) 例外规定第54页
        (四) 规范性质第54-56页
第四章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现实运用“再”检验第56-61页
    一、具有人身属性的个人财产第56-59页
        (一) 竞赛奖牌、奖金第56-57页
        (二) 工龄买断款、军人复员费第57-58页
        (三) 知识产权第58-59页
    二、夫妻个人财产婚后“孳息”的性质判断第59-61页
        (一) 动产及不动产等自然增值第59页
        (二) 租金、金融性权益第59-60页
        (三) 住房公积金或住房补贴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66页
附录二: 夫妻个人财产转化制度调研问卷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齿双噁(噻)唑啉-Lewis酸络合物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风洞压缩机主轴表面堆焊耐磨层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