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白背三七原植物鉴定研究 | 第10-12页 |
·白背三七化学成分研究 | 第12-15页 |
·白背三七药理作用研究 | 第15-16页 |
·白背三七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16页 |
·白背三七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白背三七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19-26页 |
·引言 | 第19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白背三七提取物制备 | 第20页 |
·总黄酮含量测定 | 第20页 |
·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 第20-21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1-25页 |
·总黄酮含量 | 第21-22页 |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第22-23页 |
·还原能力 | 第23页 |
·螯合能力 | 第23-24页 |
·总抗氧化能力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白背三七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 第26-38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6-27页 |
·仪器 | 第26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27页 |
·白背三七水溶液的处理与配制 | 第27页 |
·树脂的预处理及活化 | 第27-28页 |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实验 | 第28-29页 |
·树脂吸附和解吸性能的考察 | 第28-29页 |
·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29页 |
·吸附pH值和洗脱剂的考察 | 第29页 |
·动态实验 | 第29-30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第3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树脂吸附和解吸性能的考察 | 第30-31页 |
·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31-32页 |
·pH值对HPD-100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洗脱剂的影响 | 第32-33页 |
·动态实验 | 第33-35页 |
·HPLC检测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HPLC-DAD-ESI-MS分析白背三七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页 |
·HPLC/MS及NMR条件 | 第39页 |
·样品的提取分离 | 第3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9-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白背三七中黄酮类成分与BSA相互作用研究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KG和KR对BSA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47-48页 |
·荧光猝灭机理 | 第48页 |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的计算 | 第48-49页 |
·KG和KR与BSA的结合模式 | 第49-50页 |
·KG和KR对BSA构象的影响 | 第50-51页 |
·共存金属离子对KG和KR与BSA作用的影响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