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环氧树脂及塑料论文

固体酸磷酸硼催化成炭阻燃环氧树脂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环氧树脂热降解机理第14-16页
    1.3 催化成炭阻燃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6-27页
        1.3.1 碳材料的催化成炭阻燃第16-21页
        1.3.2 固体酸的催化成炭阻燃第21-27页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7页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9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39-49页
    2.1 引言第39页
    2.2 主要原料第39页
    2.3 实验仪器设备第39-40页
    2.4 样品制备第40-42页
        2.4.1 固体酸磷酸硼的制备第40-41页
        2.4.2 EP/BP复合物的制备第41-42页
    2.5 测试与表征方法第42-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第3章 磷酸硼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对环氧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第49-67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BP的制备与表征第50-55页
        3.2.1 不同酸性BP的制备第50页
        3.2.2 BP的表观状态和微观形貌第50-51页
        3.2.3 BP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第51-52页
        3.2.4 BP的表面酸性和热稳定性第52-55页
    3.3 BP对EP固化行为的影响第55-64页
        3.3.1 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第55-59页
        3.3.2 EP和EP/BP复合物固化动力学分析第59-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第4章 磷酸硼催化成炭阻燃环氧树脂性能研究第67-89页
    4.1 引言第67页
    4.2 BP的分散第67-68页
    4.3 EP/BP复合物的热行为第68-71页
        4.3.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68-69页
        4.3.2 动态热机械分析第69-71页
    4.4 EP/BP复合物的阻燃性能第71-84页
        4.4.1 LOI和UL 94垂直燃烧测试第71-73页
        4.4.2 微型燃烧量热仪测试第73-74页
        4.4.3 锥形量热仪测试第74-80页
        4.4.4 耐火焰穿透测试第80-84页
    4.5 BP同三种含磷阻燃剂的阻燃性能对比第84-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第5章 磷酸硼催化成炭阻燃环氧树脂机理研究——磷酸硼对环氧树脂热解行为的影响第89-117页
    5.1 引言第89-90页
    5.2 热失重分析第90-95页
        5.2.1 BP对EP热失重行为的影响第90-94页
        5.2.2 BP酸性变化对EP热失重行为的影响第94-95页
    5.3 热解气相产物分析第95-102页
        5.3.1 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分析第95-97页
        5.3.2 热失重-质谱联用分析第97-102页
    5.4 热解凝聚相残留物分析第102-112页
        5.4.1 凝聚相残留物的表观形貌第102-104页
        5.4.2 凝聚相残留物的FTIR分析第104-105页
        5.4.3 凝聚相残留物的XPS分析第105-109页
        5.4.4 凝聚相残留物的LRS和HRTEM分析第109-112页
    5.5 EP/BP复合物的催化热解与成炭机理第112-113页
    5.6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第6章 磷酸硼催化成炭阻燃环氧树脂机理研究——磷酸硼对环氧树脂热氧化降解行为的影响第117-141页
    6.1 引言第117页
    6.2 热失重分析第117-121页
    6.3 热氧化降解气相产物分析第121-128页
        6.3.1 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分析第121-124页
        6.3.2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第124-128页
    6.4 热氧化降解凝聚相残留物分析第128-133页
        6.4.1 凝聚相残留物的FTIR分析第128-129页
        6.4.2 凝聚相残留物的XPS分析第129-132页
        6.4.3 凝聚相残留物的XRD分析第132-133页
    6.5 BP提高EP碳质残留物耐高温热氧化性能的作用机制第133-135页
    6.6 EP/BP复合物的催化成炭阻燃机理第135-137页
    6.7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41-144页
    7.1 全文结论第141-143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43页
    7.3 展望第143-144页
附录第144-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退化典型草原植被和土壤对氮磷肥配施的响应
下一篇: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