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社区民生与文化的旧城更新研究--以厦门营平片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以社区民生与文化为主的旧城更新观点的提出第9-10页
        1.1.3 研究意义与目标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第11-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3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3 国内外旧城更新相关历程与文献综述第14-23页
        1.3.1 国外旧城更新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2 国内旧城更新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7-23页
第2章 营平旧城问题及对策研究第23-42页
    2.1 营平片区的概况第23-26页
        2.1.1 营平区位第23页
        2.1.2 营平历史沿革第23-26页
    2.2 营平片区产业及文化遗产的过往与现状第26-29页
        2.2.1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发达的商品贸易第26-27页
        2.2.2 健全的娱乐场所与发达的地方小吃行业第27页
        2.2.3 营平片区产业及文化遗产的现状第27-29页
    2.3 营平旧城的道路街巷概况及问题第29-32页
        2.3.1 历史上的营平街巷第29-30页
        2.3.2 厦门城市建设浪潮中的建成街巷第30-31页
        2.3.3 道路及街巷的问题第31-32页
    2.4 营平旧城建筑风貌概况及问题第32-36页
        2.4.1 营平建筑风貌概况第32-34页
        2.4.2 现存的建筑问题第34-36页
    2.5 营平片区更新策略及原则第36-42页
        2.5.1 实现旧城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第36-40页
        2.5.2 增加社区居民活动空间,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第40页
        2.5.3 利用现有资源,寻找营平旧城更新突破口第40-41页
        2.5.4 旧城街巷交通及建筑风貌的保护更新第41-42页
第3章 营平旧城更新的方式方法第42-60页
    3.1 旧城更新突破口—以老剧场文化公园为中心的营平旧城更新第42-47页
        3.1.1 老剧场文化公园的由来第42-43页
        3.1.2 以老剧场文化公园为中心的营平旧城更新思路第43-45页
        3.1.3 以老剧场文化公园为中心的营平旧城更新方法第45-47页
    3.2 街巷交通的梳理第47-52页
        3.2.1 营平街巷的分级第48页
        3.2.2 营平街巷的改造对策第48-52页
    3.3 建筑风貌的保护第52-59页
        3.3.1 营平建筑的分类、分级评定标准第52-53页
        3.3.2 各类别建筑的保护对策第53-55页
        3.3.3 强调保护旧城沿街建筑立面风貌—黄胜记金香肉松店改造为例第55-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以老剧场文化公园为中心的营平旧城更新第60-96页
    4.1 以老剧场文化公园为中心的营平旧城更新的特点第60-63页
        4.1.1 “以奖代补”政策下的多方力量协同合作机制第60-62页
        4.1.2 “益生菌”式发展理念第62-63页
    4.2 低质业态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引进第63-66页
        4.2.1 引进“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低质业态的改造案例—以乐剪纸艺术馆第63-65页
        4.2.2 以乐剪纸艺术馆对于公园的意义第65-66页
    4.3 立面反转的旧城建筑改造方式第66-74页
        4.3.1 “立面反转”方式下的旧城建筑改造的方式方法第67-68页
        4.3.2 “立面反转”改造案例—大井脚巷3号、5 号第68-74页
        4.3.3 大井脚3号、5号“立面反转”改造的意义第74页
    4.4 传统产业店铺的升级改造设计第74-89页
        4.4.1 传统产业商家改造提升的原则第74-76页
        4.4.2 传统产业商家的改造提升设计案例—芋包王闽南茶楼第76-87页
        4.4.3 芋包王闽南茶楼改造提升的意义第87-89页
    4.5 其他案例介绍第89-94页
        4.5.1 低质业态的改造提升第89-91页
        4.5.2 传统产业店铺的改造升级第91-94页
    4.6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附录 A 图表目录第104-107页
个人简历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统计检验与模型选择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型钛氧簇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