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16页
   ·写作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第7-9页
     ·写作背景第7-8页
     ·选题意义第8-9页
   ·相关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研究思路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对象与相关问题第1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专业的内涵及经济学专业的受制因素第13-14页
     ·特色的定义和特征第14页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的特色建设内涵第14-15页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点第15-16页
     ·创新之处第15页
     ·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哲学理论——多样化、差异性的哲学依据第16页
   ·高校教育学理论——个性化人才培养理论第16-17页
   ·核心竞争力理论——经济学的市场竞争力理论第17-19页
3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第19-31页
   ·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历程简述第19-21页
   ·农业院校与其它综合性院校、财经院校间的经济学专业比较第21-24页
     ·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第21-22页
     ·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第22-23页
     ·学时分配和学分要求的对比分析第23-24页
   ·农业院校间经济学专业的分析比较第24-26页
     ·学校间教师资源的对比分析第25页
     ·科研实力的对比分析第25-26页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第26-31页
     ·农业院校经济学发展的良好态势第26-27页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发展的困境第27-31页
4 农业院校开设经济学专业的优势和劣势第31-34页
   ·农业院校开办经济学专业的优势第31-32页
     ·区域优势十分明显第31页
     ·"三农"缘情感十分深厚第31-32页
   ·农业院校开办经济学专业的劣势第32-34页
     ·经济学历史底蕴欠缺,社会知名度较低第32页
     ·专业发展经费紧张,筹资渠道狭窄第32-33页
     ·优质教育资源缺失,专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第33-34页
5 加强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对策第34-40页
   ·明确专业办学定位,突出"三服务"宗旨第34-35页
   ·统筹专业规划,利用农业优势促进专业构建第35-36页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第36页
   ·更新专业评估体系,激励专业健康发展第36-37页
   ·凝聚优秀教育资源,扩充专业发展实力第37-38页
     ·克服办学困境,创新用人机制,壮大师资队伍第37-38页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办学实力,提高社会信誉度第38页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第38-40页
结束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华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兴国县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