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苹果酚类物质概述 | 第13-14页 |
1.1.1 苹果酚类物质与健康 | 第13-14页 |
1.1.2 苹果酚类物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14页 |
1.2 苹果酚类物质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2.1 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 | 第14-16页 |
1.2.2 其他酚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 | 第16-18页 |
1.3 红肉苹果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4 酚类物质与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4.1 紫外及强光胁迫 | 第19页 |
1.4.2 干旱及盐胁迫 | 第19-20页 |
1.4.3 低温及高温胁迫 | 第20-21页 |
1.4.4 其他胁迫 | 第21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红肉苹果果实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 第23-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24页 |
2.1.3 光度法测定酚类含量 | 第24-25页 |
2.1.3.1 总酚的测定 | 第24页 |
2.1.3.2 总黄酮的测定 | 第24-25页 |
2.1.3.3 总黄烷醇的测定 | 第25页 |
2.1.3.4 总花青素的测定 | 第25页 |
2.1.4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25页 |
2.1.4.1 DPPH | 第25页 |
2.1.4.2 ABTS | 第25页 |
2.1.4.3 FRAP | 第25页 |
2.1.5 HPLC测定酚类物质含量 | 第25-26页 |
2.1.6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2.2.1 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总花青素含量比较 | 第26-32页 |
2.2.2 单酚的HPLC测定 | 第32-33页 |
2.2.3 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33-34页 |
2.2.4 相关性分析 | 第34页 |
2.3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红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变化及花青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6-4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3.1.2 HPLC测定酚类物质含量 | 第36页 |
3.1.3 相关合成基因的qRT-PCR分析 | 第36-37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3.2.1 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 第37-40页 |
3.2.2 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40-45页 |
3.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套袋对红肉苹果酚类物质和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47-6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4.1.2 HPLC测定酚类物质含量 | 第47页 |
4.1.3 相关合成基因的q RT-PCR分析 | 第47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4.2.1 套袋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8-56页 |
4.2.2 套袋对相关合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苹果叶片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60-7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60-61页 |
5.1.2 生长指标的测量 | 第61页 |
5.1.3 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61页 |
5.1.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61页 |
5.1.5 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61页 |
5.1.6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61页 |
5.1.7 HPLC测定酚类物质含量 | 第61页 |
5.1.8 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 第61-62页 |
5.1.9 数据分析 | 第6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2-75页 |
5.2.1 长期干旱胁迫下不同苹果品种的抗性比较及酚类代谢变化 | 第62-68页 |
5.2.1.1 不同品种的生长指标比较 | 第62页 |
5.2.1.2 不同品种的生理指标比较 | 第62-63页 |
5.2.1.3 不同品种的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63-64页 |
5.2.1.4 不同品种的酚类物质含量比较 | 第64-67页 |
5.2.1.5 不同品种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比较 | 第67-68页 |
5.2.2 短期干旱胁迫下不同苹果品种的酚类代谢变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8-75页 |
5.2.2.1 不同品种的含水量变化 | 第68-69页 |
5.2.2.2 不同品种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 | 第69-73页 |
5.2.2.3 不同品种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第73-75页 |
5.3 讨论 | 第75-78页 |
第六章 盐及温度等胁迫下苹果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合成基因的变化 | 第78-88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78-79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78页 |
6.1.2 HPLC测定酚类物质含量 | 第78页 |
6.1.3 相关合成基因的q RT-PCR分析 | 第78-79页 |
6.1.4 数据分析 | 第79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5页 |
6.2.1 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79-83页 |
6.2.2 对相关合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83-85页 |
6.3 讨论 | 第85-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9页 |
缩略词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