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重整时劳动合同解除的现行法律规定 | 第12-16页 |
(一) 《企业破产法》关于重整时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 第12-13页 |
(二) 劳动法律法规中关于重整时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 第13-16页 |
二、现行法律规定之不足 | 第16-25页 |
(一) 重整作为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的规定笼统简单 | 第16-17页 |
(二) 劳动合同解除之债的性质界定或不明或不当 | 第17-20页 |
(三) 权利义务受重整影响的劳动者程序权利缺失 | 第20-22页 |
(四) 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不利重整目标之实现 | 第22-25页 |
三、重整时各方利益平衡的一般法理 | 第25-37页 |
(一) 债权人利益的支持论 | 第25-26页 |
(二) 债务人利益的支持论 | 第26-29页 |
1、经济效益理论 | 第26-28页 |
2、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理论 | 第28-29页 |
3、社会整体利益理论 | 第29页 |
(三) 劳动者利益的支持论 | 第29-32页 |
1、社会矫正思想 | 第29-30页 |
2、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0-31页 |
3、解雇最后手段原则 | 第31-32页 |
(四) 利益平衡的法哲学思辨 | 第32-37页 |
四、完善重整时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设想 | 第37-44页 |
(一) 明确“进行重整”的期间 | 第37-38页 |
(二) 限制重整作为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 第38-39页 |
(三) 特别设置重整时劳动合同的解除程序 | 第39-41页 |
(四) 明确劳动合同解除之债的性质与范围 | 第41-42页 |
(五) 调整优先留用人员的范围,淡化其义务色彩 | 第42-43页 |
(六) 区分违法情形适用法律责任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