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视域下《神圣家族》的群众史观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现实缘起 | 第9页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马克思群众史观的人学阐释 | 第14-20页 |
第一节 人民群众的实践体现了人的本质 | 第14-16页 |
一、人的本质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人的本质的生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彰显了人的价值 | 第16-17页 |
一、人的价值的内涵 | 第16页 |
二、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 | 第16页 |
三、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人民群众的活动促进了人的发展 | 第17-20页 |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第18-20页 |
第二章《神圣家族》群众史观的主要内容 | 第20-29页 |
第一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内在动力 | 第20-22页 |
一、“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 第20页 |
二、“思想离开利益要出丑”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2-26页 |
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 第22页 |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第22-24页 |
三、无产阶级必然成为历史的承担者 | 第24-26页 |
第三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途径 | 第26-29页 |
一、人民群众变革社会的实践 | 第26-27页 |
二、人民群众对现实关系的改造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神圣家族》群众史观的主体方法论 | 第29-33页 |
第一节 《神圣家族》的逻辑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第二节“现实的人”是群众史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 第30-32页 |
第三节 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群众史观的依据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神圣家族》群众史观的当代价值 | 第33-42页 |
第一节 《神圣家族》群众史观的理论意义 | 第33-36页 |
一、甄别和批判形形色色的英雄史观 | 第33-34页 |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内涵的当代拓展 | 第34-35页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丰富 | 第35-36页 |
第二节《神圣家族》的群众史观的实践价值 | 第36-42页 |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主体作用 | 第36-37页 |
二、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共享主体 | 第37-38页 |
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 第38-39页 |
四、坚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