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论文思路、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2.1 论文思路 | 第12-13页 |
1.2.2 文章结构图 | 第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信贷产品体系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2.1 国外信贷产品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1 国外对信贷产品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 国内对信贷产品的研究 | 第16-18页 |
2.2.1 国内对信贷产品的分析 | 第16-18页 |
2.3 信贷产品的设计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3.1 新产品研发流程概述图 | 第18-19页 |
2.3.2 市场定位 | 第19-21页 |
2.3.3 分析市场客户的特点和需求 | 第21页 |
2.3.4 具体信贷产品要素设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船舶贷款环境分析及商业银行船舶贷款现状 | 第23-34页 |
3.1 船舶贷款宏观环境分析 | 第23-30页 |
3.1.1 我国2012-2013年船舶制造行业及相关行业基本情况概述 | 第23-26页 |
3.1.2 2012-2013 年江苏船舶工业发展概述 | 第26页 |
3.1.3 国际船舶金融市场中的融资渠道 | 第26-28页 |
3.1.4 船舶贷款的构成及分类 | 第28页 |
3.1.5 船舶贷款的特征 | 第28-29页 |
3.1.6 船舶贷款风险点浅析 | 第29-30页 |
3.2 全球主要船舶融资银行2013年市场展望 | 第30-31页 |
3.3 2013年泰州地区船舶贷款环境分析 | 第31-34页 |
3.3.1 2013年来泰州船舶工业发展概述 | 第31-32页 |
3.3.2 2013年泰州地区船舶贷款市场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客户需求分析及基于SNA模型、UCINET6.0软件的指标测试 | 第34-50页 |
4.1 需求分析概述 | 第34-35页 |
4.1.1 需求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4.2 基于客户需求的指标构建 | 第35-44页 |
4.2.1 指标构建的思路 | 第35页 |
4.2.2 指标权重计算 | 第35-36页 |
4.2.3 客户需求下海选指标库构建 | 第36-40页 |
4.2.4 贷款客户需求指标体系 | 第40-44页 |
4.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下的客户需求指标评测 | 第44-48页 |
4.3.1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的需求分析概述 | 第44-46页 |
4.3.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的客户需求提取 | 第46-48页 |
4.4 基于UCINET6.0网络分析工具的指标可视化展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基于客户需求指标的产品要素设计,第三方差异模型分析及授信方案设计 | 第50-59页 |
5.1 船舶信贷产品要素设计 | 第50-52页 |
5.1.1 贷款额度 | 第50页 |
5.1.2 贷款期限 | 第50页 |
5.1.3 还款方式 | 第50-51页 |
5.1.4 担保方式 | 第51页 |
5.1.5 贷款利率 | 第51-52页 |
5.2 船舶贷款的授信方案,授信流程设计及描述 | 第52-56页 |
5.2.1 授信方案设计 | 第52-54页 |
5.2.2 授信流程设计及说明 | 第54-56页 |
5.2.3 流程设计的风险防范 | 第56页 |
5.3 基于SNA模型的第三方差异分析 | 第56-59页 |
5.3.1 基于SNA模型的差异统计 | 第56-57页 |
5.3.2 第三方差异分析 | 第57-59页 |
第六章 商业银行船舶贷款产品优化研究—以XX银行为例 | 第59-67页 |
6.1 XX银行船舶贷款产品现状 | 第59-62页 |
6.1.1 个人船东船舶贷款 | 第59-61页 |
6.1.2 企业船舶抵押贷款 | 第61-62页 |
6.2 XX银行开展船舶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62页 |
6.3 XX银行船舶信贷产品优化的必要性 | 第62页 |
6.4 基于本行船舶信贷产品现状的产品优化-以个人船东贷款为例 | 第62-66页 |
6.4.1 产品要素优化 | 第63-65页 |
6.4.2 授信流程优化 | 第65-66页 |
6.5 产品推广 | 第66-67页 |
第7章 论文总结 | 第67-69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67页 |
7.2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