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2页 |
CONTENTS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1.3 电刷镀技术 | 第17-21页 |
1.3.1 电刷镀技术原理 | 第17-18页 |
1.3.2 电刷镀镀层的强化机理 | 第18-19页 |
1.3.3 合金共沉积的条件及类型 | 第19页 |
1.3.4 电刷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1.4 不锈钢成型模具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1 铜基合金 | 第21-22页 |
1.4.2 巴氏合金 | 第22页 |
1.4.3 锡锌合金 | 第22页 |
1.4.4 陶瓷 | 第22-23页 |
1.4.5 硬质合金 | 第23页 |
1.4.6 刷镀镀层的确定 | 第23页 |
1.5 镀层成分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1.5.1 络合剂 | 第23-24页 |
1.5.2 pH值 | 第24-25页 |
1.5.3 电流密度和电压 | 第25页 |
1.5.4 主盐浓度 | 第25页 |
1.5.5 镀液温度 | 第25页 |
1.6 关于粘着的分析 | 第25-26页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试验设备及方法介绍 | 第28-3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2.1.1 基体材料及预处理 | 第28页 |
2.1.2 试验药品 | 第28-29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9页 |
2.3 镀层的刷镀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2.4 镀层表征与分析 | 第30页 |
2.4.1 镀层成分、厚度测定 | 第30页 |
2.4.2 镀层组织形貌分析 | 第30页 |
2.4.3 镀层物相检测 | 第30页 |
2.5 镀层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2.5.1 硬度测试 | 第30页 |
2.5.2 镀层与基体附着力测试 | 第30-31页 |
2.5.3 镀层孔隙率 | 第31页 |
2.5.4 镀层摩擦磨损试验 | 第31-32页 |
第三章 Pb-Sn-Cu和Sn-Zn镀层的制备与研究 | 第32-47页 |
3.1 Pb-Sn-Cu镀层的研究 | 第32-38页 |
3.1.1 Pb-Sn-Cu镀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 第32-33页 |
3.1.2 镀液中SnCl_2·2H_2O的浓度与镀层成分的关系 | 第33-34页 |
3.1.3 镀液中CuSO_4与镀层成分的关系 | 第34-35页 |
3.1.4 刷镀时间对镀层厚度的影响 | 第35页 |
3.1.5 Pb-Sn-Cu镀层的物相和组织分析 | 第35-36页 |
3.1.6 Pb-Sn-Cu镀层的硬度 | 第36-37页 |
3.1.7 Pb-Sn-Cu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37-38页 |
3.2 Sn-Zn镀层的研究 | 第38-45页 |
3.2.1 Sn-Zn镀层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 第39页 |
3.2.2 pH值和电压对镀层锌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3 刷镀速度对镀层成分、厚度的影响 | 第40页 |
3.2.4 ZnSO_4·7H_2O含量对镀层成分和厚度的影响 | 第40页 |
3.2.5 镀液温度对镀层成分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6 镀层厚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41页 |
3.2.7 Sn-Zn镀层的物相和组织分析 | 第41-42页 |
3.2.8 Sn-Zn镀层的硬度 | 第42-43页 |
3.2.9 摩擦系数、临界时间与刷镀电压的关系 | 第43-44页 |
3.2.10 磨痕形貌图 | 第44-45页 |
3.3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Cu-Sn合金镀层工艺及组织结构的研究 | 第47-65页 |
4.1 Cu-Sn镀层的配方及其刷镀工艺 | 第47-48页 |
4.1.1 Cu-Sn镀层刷镀工艺流程 | 第47页 |
4.1.2 Cu-Sn镀层配方与刷镀工艺 | 第47-48页 |
4.2 工艺参数对镀层成分的影响 | 第48-51页 |
4.2.1 镀液pH值和刷镀电压对镀层中锡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2 镀液成分对镀层中锡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3 刷镀时间对镀层中锡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 工艺参数对镀层形貌的影响 | 第51-55页 |
4.3.1 pH值对镀层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2 阳极的运动速率对镀层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3 镀液温度对镀层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4 阳极材料对镀层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5页 |
4.5 镀层的组织 | 第55-61页 |
4.5.1 铜锡合金相图与全系铜锡镀层的制备 | 第55-56页 |
4.5.2 镀层的外观与元素分布 | 第56-58页 |
4.5.3 镀层的组织结构 | 第58-59页 |
4.5.4 镀层的组织形貌 | 第59-61页 |
4.6 热处理对镀层组织的影响 | 第61-62页 |
4.7 镀层的孔隙率 | 第62-63页 |
4.8 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铜锡合金镀层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65-80页 |
5.1 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 第65-66页 |
5.2 镀层显微硬度 | 第66-68页 |
5.3 摩擦磨损试验设计 | 第68-69页 |
5.3.1 试验方案及装置 | 第68-69页 |
5.4 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 | 第69-74页 |
5.4.1 镀层摩擦性能的分析 | 第69-71页 |
5.4.2 镀层磨损形貌的研究及磨损机制的探讨 | 第71-74页 |
5.5 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 | 第74-76页 |
5.5.1 镀层摩擦性能的分析 | 第74-75页 |
5.5.2 镀层磨损形貌的研究及磨损机制的探讨 | 第75-76页 |
5.6 应用 | 第76-78页 |
5.6.1 低转速专用夹具 | 第76-77页 |
5.6.2 不锈钢阳极的制备 | 第77-78页 |
5.6.3 刷镀模具 | 第78页 |
5.7 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