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借贷风险理论与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2.1 借贷风险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1.1 社会交换理论 | 第12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2-13页 |
2.1.3 风险控制理论 | 第13-14页 |
2.2 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2.1 关于P2P网络借贷基本概念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2 关于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的研究 | 第15页 |
2.2.3 关于P2P网络借贷风险与控制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4 关于P2P网络借贷作用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3章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 第18-23页 |
3.1 国内P2P网络借贷的主要风险类型 | 第18-21页 |
3.1.1 信用风险 | 第18-19页 |
3.1.2 操作风险 | 第19页 |
3.1.3 运营模式风险 | 第19-21页 |
3.1.4 法律风险 | 第21页 |
3.2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 | 第21-23页 |
3.2.1 信用风险的控制 | 第21-22页 |
3.2.2 监管部门的风险控制 | 第22-23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人人贷商务有限公司 | 第23-37页 |
4.1 公司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4.2 产品信息 | 第24-28页 |
4.2.1 散标标的 | 第24-26页 |
4.2.2 债权转让 | 第26-27页 |
4.2.3 U计划 | 第27页 |
4.2.4 薪计划 | 第27-28页 |
4.3 人人贷风险控制现状 | 第28-32页 |
4.3.1 信用风险控制 | 第29-32页 |
4.3.2 操作风险控制 | 第32页 |
4.4 人人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4.1 客户信用信息不完善 | 第32-33页 |
4.4.2 贷款额度偏高 | 第33页 |
4.4.3 长期贷款比例过大 | 第33-34页 |
4.4.4 贷后资金用途无法保证 | 第34页 |
4.4.5 用户大规模违约风险难控制 | 第34-35页 |
4.4.6 洗钱风险难控制 | 第35页 |
4.5 案例启示与建议 | 第35-37页 |
4.5.1 内部措施 | 第35-36页 |
4.5.2 外部措施 | 第36-37页 |
第5章 对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的建议 | 第37-41页 |
5.1 P2P平台层面 | 第37-39页 |
5.1.1 加强用户信用审查 | 第37页 |
5.1.2 加强中间资金账户的管理 | 第37页 |
5.1.3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37-38页 |
5.1.4 建立第三方的担保补偿和存款保险制 | 第38-39页 |
5.2 监管层面 | 第39-41页 |
5.2.1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 第39页 |
5.2.2 建立相关部门联合监管的体制 | 第39-40页 |
5.2.3 完善退出机制 | 第40页 |
5.2.4 权威媒体应杜绝为 P2P 平台“背书”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