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2-14页 |
1. 引言 | 第14-22页 |
1.1. 手足口病 | 第14-17页 |
1.1.1. 病原学 | 第14-15页 |
1.1.2. 流行病学 | 第15页 |
1.1.3. 临床表现 | 第15页 |
1.1.4. 流行概况 | 第15-16页 |
1.1.5. 治疗与预防 | 第16-17页 |
1.2. 肠道病毒 | 第17-20页 |
1.2.1. 肠道病毒发现历史 | 第17-18页 |
1.2.2. 肠道病毒分子结构 | 第18-19页 |
1.2.3. 肠道病毒的分型 | 第19-20页 |
1.2.4. 肠道病毒与疾病 | 第20页 |
1.3. 柯萨奇A组10型 | 第20-22页 |
1.3.1. CV-A10的流行历史 | 第20-21页 |
1.3.2. CV-A10与疾病 | 第21页 |
1.3.3. CV-A10分子特征研究概述 | 第21页 |
1.3.4. 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变化 | 第21-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40页 |
2.1. 材料 | 第22-26页 |
2.1.1. 毒株来源 | 第22页 |
2.1.2. 毒株筛选 | 第22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2-25页 |
2.1.4. 主要耗材 | 第25页 |
2.1.5.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2.2. 采集标本的种类、保存和运输 | 第26-27页 |
2.2.1. 粪便标本 | 第26-27页 |
2.2.2. 咽拭子标本 | 第27页 |
2.2.3. 肛拭子标本 | 第27页 |
2.2.4. 注意事项 | 第27页 |
2.3. 标本的处理 | 第27-28页 |
2.3.1. 粪便标本和肛拭子的处理 | 第27-28页 |
2.3.2. 咽拭子标本的处理 | 第28页 |
2.4. 病毒分离 | 第28-32页 |
2.4.1. 细胞培养 | 第28-30页 |
2.4.2. 接种和观察(病毒分离) | 第30-32页 |
2.5. 肠道病毒分型鉴定 | 第32-36页 |
2.5.1. 临床标本病毒RNA提取 | 第32页 |
2.5.2. 病毒培养物RNA提取 | 第32页 |
2.5.3. 引物来源 | 第32-33页 |
2.5.4. PCR扩增 | 第33-34页 |
2.5.5. PCR产物的鉴定 | 第34页 |
2.5.6. PCR产物纯化回收 | 第34-35页 |
2.5.7. 标记反应 | 第35页 |
2.5.8. 记反应产物纯化 | 第35-36页 |
2.5.9. 序列测定 | 第36页 |
2.6. 序列整理和其他相关分析软件 | 第36页 |
2.7. CV-A10 VP1区、3D特异性扩增引物 | 第36-37页 |
2.8. CV-A10 VP1区全长、3D区序列获得 | 第37-38页 |
2.8.1. RT-PCR扩增CV-A10 VP1区全长及3D区 | 第37-38页 |
2.8.2. CV-A10PCR产物的鉴定 | 第38页 |
2.8.3. 产物纯化回收 | 第38页 |
2.8.4. 标记反应 | 第38页 |
2.8.5. 标记反应产物纯化 | 第38页 |
2.8.6. 序列测定 | 第38页 |
2.8.7. 序列整理 | 第38页 |
2.9. 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第38-39页 |
2.10. 中国CV-A10毒株3D区重组分析 | 第39页 |
2.11. CV-A10在手足口病病原谱中的构成 | 第39-40页 |
3. 结果 | 第40-53页 |
3.1. 毒株信息 | 第40页 |
3.2. CV-A10的VP1区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 | 第40-41页 |
3.3. 测序结果 | 第41-42页 |
3.4. 同源性分析 | 第42-45页 |
3.5. 国内CV-A10同源性分析 | 第45-49页 |
3.6. 中国CV-A10毒株3D区重组分析 | 第49-52页 |
3.7. CV-A10在手足口病病原谱中的构成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8页 |
4.1. CV-A10流行现状 | 第53-54页 |
4.2. CV-A10流行病学特征 | 第54页 |
4.3. CV-A10遗传进化关系 | 第54-55页 |
4.4. CV-A10基因分型 | 第55-56页 |
4.5. CV-A10基于3D区的基因重组分析 | 第56页 |
4.6. CV-A10在手足口病病原谱中的构成 | 第56-57页 |
4.7. 手足口病诊断和防控工作挑战 | 第57-58页 |
5. 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综述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恃征与研究进展 | 第62-72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