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喹啉、异喹啉及其金属络合物概述 | 第8-21页 |
1.1 喹啉、异喹啉的概述 | 第8-9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概述 | 第9-17页 |
1.2.1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史 | 第9-10页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 | 第10-11页 |
1.2.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4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机理 | 第12-13页 |
1.2.5 金属有机络合物发光材料 | 第13-17页 |
1.2.5.1 稀土金属配合物 | 第14页 |
1.2.5.2 席夫碱类金属配合物 | 第14-15页 |
1.2.5.3 多环芳香类金属配合物 | 第15页 |
1.2.5.4 喹啉类金属配合物 | 第15-17页 |
1.3 本文研究构想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羟基喹啉、羟基异喹啉与Zn(Ⅱ)、Al(Ⅲ)、Cu(Ⅱ)反应 | 第21-36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2 络合物的合成 | 第23-24页 |
2.2.2.1 锌络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3页 |
2.2.2.2 铝络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3-24页 |
2.2.2.3 铜络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4页 |
2.2.3 仪器分析方法与条件 | 第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2.3.1 络合产物的红外分析 | 第24-26页 |
2.3.2 络合产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2.3.3 络合产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27-29页 |
2.3.4 络合产物的高斯计算和理论分析 | 第29-34页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羟基异喹啉铜的制备与络合现象 | 第36-55页 |
3.1 引言 | 第36-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3.2.2 羟基喹啉、羟基异喹啉的合成 | 第39页 |
3.2.3 羟基异喹啉的脱络合反应 | 第39页 |
3.2.4 Job's plot实验操作 | 第39-40页 |
3.2.5 仪器分析方法与条件 | 第40页 |
3.2.6 单晶数据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4页 |
3.3.1 羟基喹啉的核磁共振分析 | 第41-42页 |
3.3.2 羟基异喹啉的核磁共振分析 | 第42-43页 |
3.3.3 羟基异喹啉脱络合反应的核磁共振分析 | 第43-44页 |
3.3.4 羟基异喹啉铜配合物的络合比 | 第44-46页 |
3.3.5 羟基异喹啉铜配合物的质谱 | 第46-47页 |
3.3.6 羟基异喹啉铜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 第47-49页 |
3.3.7 羟基异喹啉铜配合物的核磁共振分析 | 第49-50页 |
3.3.8 羟基异喹啉铜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52页 |
3.3.9 羟基异喹啉铜配合物的二维核磁共振分析 | 第52-53页 |
3.3.10 羟基异喹啉铜配合物的氘水交换分析 | 第53-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