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集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6页 |
2.1 质量的涵义 | 第11页 |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涵义和构成 | 第11-13页 |
2.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含义 | 第11-12页 |
2.2.2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 第12-13页 |
2.3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2.3.1 外部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2.3.2 内部因素 | 第14-16页 |
3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与问题 | 第16-21页 |
3.1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3.1.1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简介 | 第16页 |
3.1.2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3.1.3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质量管理职能划分 | 第17页 |
3.1.4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 | 第17-18页 |
3.2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3.2.1 管理职责不明确 | 第18-19页 |
3.2.2 资源管理方式创新不足 | 第19页 |
3.2.3 产品实现缺乏指导性 | 第19-20页 |
3.2.4 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缺乏操作性 | 第2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4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 | 第21-30页 |
4.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评价指标 | 第21-23页 |
4.1.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21页 |
4.1.2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1-23页 |
4.2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3-27页 |
4.2.1 模糊评价法 | 第23-24页 |
4.2.2 评价指标权重 | 第24-25页 |
4.2.3 评判矩阵的构造 | 第25-26页 |
4.2.4 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出 | 第26-27页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27页 |
4.4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4.4.1 基层单位领导重视不足 | 第27-28页 |
4.4.2 质量体系设计与实际脱节 | 第28页 |
4.4.3 主管人员经验不足 | 第28页 |
4.4.4 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监督管理不力 | 第28-2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5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 | 第30-40页 |
5.1 优化管理职责 | 第30-32页 |
5.1.1 完善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 | 第30-31页 |
5.1.2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分配 | 第31-32页 |
5.2 优化资源管理 | 第32-34页 |
5.2.1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第32-33页 |
5.2.2 完善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 | 第33-34页 |
5.3 优化产品实现 | 第34-35页 |
5.4 优化测量分析和改进 | 第35-36页 |
5.5 其他优化和保障措施 | 第36-39页 |
5.5.1 加强企业领导层的推动 | 第36页 |
5.5.2 完善体系内审工作 | 第36-37页 |
5.5.3 加强质量培训文化 | 第37页 |
5.5.4 完善质量分级管理体系 | 第37-38页 |
5.5.5 改进质量培训管理体系 | 第38-3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A 山西焦煤集团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专家评分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