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农产品收获、加工及贮藏论文--贮藏论文--防潮、防霉处理,防虫、防鼠、防火论文

38种储粮昆虫中Wolbachia的共生情况调查及Wolbachia对杂拟谷盗生殖调控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1 储粮害虫的防治现状第12-14页
        1.1.1 储粮昆虫简介第12页
        1.1.2 储粮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1.1.3 储粮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Wolbachia简介及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Wolbachia的生物学特征第14-15页
        1.2.2 Wolbachia的鉴定和分型分析第15-16页
        1.2.3 Wolbachia对宿主的生殖调控作用第16-18页
        1.2.4 Wolbachia引起的胞质不融合的机理第18-19页
        1.2.5 Wolbachia在宿主间的传播第19-20页
    1.3 储粮昆虫中感染Wolbachia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储粮昆虫中Wolbachia共生情况调查第24-47页
    2.1 材料第24-28页
        2.1.1 储粮昆虫样品的采集第24-26页
        2.1.2 试剂第26-27页
        2.1.3 仪器第27-28页
    2.2 方法第28-34页
        2.2.1 储粮昆虫的分类鉴定第28页
        2.2.2 总DNA的提取和DNA质量检测第28-29页
        2.2.3 PCR扩增第29页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9页
        2.2.5 胶回收与产物纯化第29-30页
        2.2.6 转化克隆与测序第30-34页
        2.2.7 序列比对与分析第3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4-43页
        2.3.1 对采集到的储粮昆虫样品分类统计第34-36页
        2.3.2 储粮昆虫中Wolbachia的感染情况第36-40页
        2.3.3 Wsp基因的序列分型分析第40-41页
        2.3.4 基于wsp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第41-43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43-47页
第三章 Wolbachia在杂拟谷盗中的感染密度的动态变化第47-70页
    3.1 材料第48-51页
        3.1.1 试虫培养第48-50页
        3.1.2 试剂第50-51页
        3.1.3 仪器第51页
    3.2 方法第51-58页
        3.2.1 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鉴定第51-53页
        3.2.2 不同生长阶段的杂拟谷盗的获得及生长阶段界定第53页
        3.2.3 探针法定量检测Wolbachia的感染密度第53-57页
        3.2.4 不同身体部位和组织中Wolbachia的检测第57页
        3.2.5 抗生素饲喂对杂拟谷盗体内Wolbachia的去除和检测第57-5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8-68页
        3.3.1 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分子鉴定第58-62页
        3.3.2 拟步甲科储粮害虫种群中感染Wolbachia的频率调查第62-64页
        3.3.3 杂拟谷盗体内Wolbachia感染密度的时间分布第64-65页
        3.3.4 不同组织器官内Wolbachia的感染和分布第65-66页
        3.3.5 抗生素饲喂对杂拟谷盗体内Wolbachia的感染密度变化影响第66-68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68-70页
第四章 Wolbachia对杂拟谷盗生殖调控的影响第70-81页
    4.1 材料第71页
        4.1.1 试虫培养第71页
        4.1.2 试剂第71页
        4.1.3 仪器第71页
    4.2 方法第71-73页
        4.2.1 感染和未感染Wolbachia个体生殖亲和性验证第71页
        4.2.2 单对成虫的产卵量和孵化率统计第71-72页
        4.2.3 杂拟谷盗种群的发育历期统计第72页
        4.2.4 杂拟谷盗雄虫的交配选择行为第72页
        4.2.5 雄性杂拟谷盗交配力和受精率的测定第72页
        4.2.6 Wolbachia在杂拟谷盗种内和与赤拟谷盗种间之间的交配和传播第72-73页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7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3-78页
        4.3.1 Wolbachia感染和未感染对杂拟谷盗生殖亲和性的影响第73-74页
        4.3.2 Wolbachia对杂拟谷盗产卵量的影响第74-75页
        4.3.3 Wolbachia对杂拟谷盗个体的发育历期的影响第75-76页
        4.3.4 Wolbachia对雄性杂拟谷盗交配选择行为的影响第76-77页
        4.3.5 Wolbachia对杂拟谷盗生殖力的影响第77页
        4.3.6 Wolbachia在杂拟谷盗与赤拟谷盗之间的传播第77-78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78-8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介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刺激分子表达与CHB患者肝脏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