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腈水合酶的概述 | 第9-11页 |
1.1.1 腈水合酶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腈水合酶的结构与分类 | 第9-11页 |
1.1.3 腈水合酶在腈类物质代谢途径中的作用 | 第11页 |
1.2 腈水合酶的催化及金属离子摄取机理 | 第11-14页 |
1.2.1 腈水合酶的催化机理 | 第11-12页 |
1.2.2 腈水合酶金属离子摄取机理 | 第12-14页 |
1.2.3 钴离子对钴型腈水合酶的意义 | 第14页 |
1.3 腈水合酶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1 腈水合酶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2 腈水合酶在工业上的应用 | 第15页 |
1.4 腈水合酶的异源表达 | 第15页 |
1.5 腈水合酶的热稳定性及亚基融合 | 第15-16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2.1.1 菌种与质粒 | 第17页 |
2.1.2 培养基 | 第17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2.1.4 主要溶液: | 第17-20页 |
2.1.5 主要设备与仪器: | 第20页 |
2.1.6 DNA相关操作及大肠杆菌转化 | 第20-22页 |
2.1.7 腈水合酶的酶活测定 | 第22页 |
2.2 H-NHase在E.coli BL21(DE3)中重组表达 | 第22-23页 |
2.2.1 E.coli重组表达载体pET-24a(+)-nhhBrbsArbsG的构建 | 第22-23页 |
2.2.2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 第23页 |
2.2.3 H-NHase的纯化 | 第23页 |
2.2.4 重组蛋白H-NHase的分子量测定 | 第23页 |
2.3 重组基因工程菌底物流加全细胞催化工艺建立及催化性能鉴定 | 第23-25页 |
2.3.1 优化重组H-NHase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条件 | 第23-24页 |
2.3.2 重组型基因工程菌全细胞催化条件优化 | 第24页 |
2.3.3 菌体细胞总酶活随生长曲线的变化 | 第24页 |
2.3.4 菌体细胞产物耐受性 | 第24页 |
2.3.5 底物流加工艺 | 第24-25页 |
2.3.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5页 |
2.4 H-NHase的亚基融合酶的构建及酶学性质测定 | 第25-27页 |
2.4.1 全质粒PCR构建亚基融合重组质粒pET-24a(+)-nhh(BA)rbsG | 第25-26页 |
2.4.2 重组菌E.coli pET-24a(+)-nhh(BA)rbsG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26页 |
2.4.3 融合蛋白Nhh(BA)G的纯化 | 第26页 |
2.4.4 融合型H-NHase的热稳定性测定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3.1 H-NHase在E.coli BL21(DE3)中过量表达 | 第27-29页 |
3.1.1 表达载体pET-24a(+)-nhhBrbsArbsG的构建和H-NHase的重组表达 | 第27-28页 |
3.1.2 H-NHase的分离纯化及其分子量的确定 | 第28-29页 |
3.2 重组基因工程菌全细胞催化工艺建立和生物转化特性的鉴定 | 第29-34页 |
3.2.1 H-NHase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条件优化 | 第29-31页 |
3.2.2 重组基因工程菌全细胞催化最适条件的确定 | 第31-32页 |
3.2.3 菌体细胞总酶活随生长曲线的产酶过程 | 第32页 |
3.2.4 重组E. coli和野生R. rhodochrous J1细胞催化过程中产物耐受性比较 | 第32-33页 |
3.2.5 底物流加合成烟酰胺的工艺 | 第33-34页 |
3.3 H-NHase亚基基因融合的初步探究 | 第34-38页 |
3.3.1 H-NHase亚基融合质粒pET-24a(+)-nhh(BA)rbsG的构建 | 第34-35页 |
3.3.2 亚基融合蛋白 Nhh(BA)G 的表达、纯化及其分子量 | 第35-37页 |
3.3.3 亚基融合型和野生型H-NHase热稳定性比较 | 第37-38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附录 1: H-NHase基因序列密码子优化前后比对 | 第48-50页 |
附录 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