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寿命预测方法现状 | 第9-13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开关电源系统组成与关键器件老化机理 | 第16-30页 |
2.1 DC-DC变换器基本组成 | 第16-19页 |
2.1.1 Buck变换器 | 第16-17页 |
2.1.2 Boost变换器 | 第17-18页 |
2.1.3 Buck-boost变换器 | 第18页 |
2.1.4 Cuk变换器 | 第18-19页 |
2.2 开关电源中关键器件老化及故障分析 | 第19-26页 |
2.2.1 开关晶体管 | 第19-21页 |
2.2.2 整流二极管 | 第21-22页 |
2.2.3 电感(变压器) | 第22-23页 |
2.2.4 电解电容 | 第23-26页 |
2.3 铝电解电容失效机理及其短板效应 | 第26-28页 |
2.3.1 铝电解电容内部结构 | 第26-27页 |
2.3.2 铝电解电容老化过程 | 第27-28页 |
2.3.3 铝电解电容在开关电源中的短板效应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基于电容老化的开关电源寿命预测模型 | 第30-38页 |
3.1 开关电源寿命预测方法 | 第30-31页 |
3.2 静态寿命预测模型 | 第31-34页 |
3.2.1 基于阿伦尼乌斯模型的简化预测方法 | 第31页 |
3.2.2 基于爱林模型的预测方法 | 第31-33页 |
3.2.3 基于阿伦尼乌斯模型的修正预测方法 | 第33-34页 |
3.3 基于电容老化的加速寿命预测模型 | 第34-37页 |
3.3.1 整体预测模型及三个关键问题 | 第34-35页 |
3.3.2 电容温升与ESR的关系 | 第35-36页 |
3.3.3 电解液随温度和时间的损失模型 | 第36页 |
3.3.4 铝电解电容ESR与电解液的关系模型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铝电解电容老化实验及老化模型 | 第38-50页 |
4.1 铝电解电容ESR测量方法及实验验证 | 第38-44页 |
4.1.1 ESR的一般测量方法 | 第38页 |
4.1.2 脉冲电流下ESR测量方法 | 第38-40页 |
4.1.3 ESR测量电路及数据验证 | 第40-42页 |
4.1.4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测量系统 | 第42-44页 |
4.2 铝电解电容加速老化方法 | 第44-46页 |
4.3 老化数据分析及ESR和电解液关系模型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开关电源在线寿命预测及预测结果分析 | 第50-66页 |
5.1 开关电源中输出电容老化率在线监测方法 | 第50-58页 |
5.1.1 半桥式开关电源输出纹波与滤波电容老化率的关系 | 第50-56页 |
5.1.2 电容老化率在线监测实验验证 | 第56-58页 |
5.2 开关电源在线寿命预测整体模型 | 第58-59页 |
5.3 寿命预测方法应用举例 | 第59-65页 |
5.3.1 开关电源寿命预测模型中参数计算 | 第61-62页 |
5.3.2 不同温度下的寿命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6页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