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2章 退休及退休法律制度的概述 | 第10-21页 |
2.1 退休及退休年龄的涵义、条件 | 第10-11页 |
2.2 退休的性质 | 第11-13页 |
2.3 退休年龄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2.3.2 代际公正理论 | 第14页 |
2.4 退休年龄法律制度调整的变化和规律 | 第14-21页 |
2.4.1 退休年龄法律调整的新变化 | 第14-15页 |
2.4.2 退休年龄的规律性调适 | 第15-17页 |
2.4.3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度演进及现状 | 第17-21页 |
第3章 我国推行延迟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1-38页 |
3.1 在我国推行延迟退休制度的必要性 | 第21-31页 |
3.1.1 我国目前关于退休年龄制度的缺陷 | 第21-25页 |
3.1.2 我国推行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依据 | 第25-26页 |
3.1.3 研究退休年龄制度的意义 | 第26-31页 |
3.2 在我国推行延迟退休制度的可行性 | 第31-38页 |
3.2.1 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可以实现新旧制度衔接的平稳过渡 | 第31-32页 |
3.2.1.1 制约退休年龄调整的因素 | 第31-32页 |
3.2.1.2 新制度应具有合理性、稳定性和延续性 | 第32页 |
3.2.2 调整特殊群体退休年龄具有可行性 | 第32-34页 |
3.2.3 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有限 | 第34-36页 |
3.2.3.1 影响就业的原因 | 第34页 |
3.2.3.2 延迟退休年龄不会造成就业困难 | 第34-36页 |
3.2.4 延迟退休可以暂时缓解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 | 第36-38页 |
3.2.4.1 养老保险基金紧缺的原因 | 第36-37页 |
3.2.4.2 延迟退休能够暂时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 | 第37-38页 |
第4章 国外延迟退休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38-44页 |
4.1 国外延迟退休的法律实践及经验总结 | 第38-42页 |
4.1.1 延迟退休的各国实践 | 第38-40页 |
4.1.2 国外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 第40-42页 |
4.2 国内改革退休制度的探索与经验 | 第42-44页 |
第5章 我国延迟退休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44-57页 |
5.1 构建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需遵循的原则和改革思路 | 第44-49页 |
5.1.1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 第44-45页 |
5.1.2 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思路 | 第45-49页 |
5.1.3 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 第49页 |
5.2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具体方案 | 第49-54页 |
5.2.1 延迟退休年龄的制度主体 | 第50-51页 |
5.2.2 延迟退休年龄的条件和程序 | 第51-52页 |
5.2.3 完善延迟退休相关立法 | 第52页 |
5.2.4 延迟退休的救济机制 | 第52-54页 |
5.3 完善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配套制度 | 第54-57页 |
5.3.1 配套衔接现有制度 | 第54-55页 |
5.3.2 延迟退休的养老金激励机制 | 第55页 |
5.3.3 老年用工促进机制 | 第55-56页 |
5.3.4 完善失业保障制度 | 第56页 |
5.3.5 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完善 | 第56-57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