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论文

草莓病原菌及其拮抗菌的筛选、鉴定与抑菌特性初探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引言第10-20页
    1.1 草莓资源与生产第10-13页
        1.1.1 草莓的营养与保健价值第10页
        1.1.2 草莓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1.3 草莓采后病害第11-12页
        1.1.4 草莓采后保鲜第12-13页
    1.2 拮抗菌生物防治第13-16页
        1.2.1 拮抗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拮抗菌生防作用机理第14-16页
        1.2.3 拮抗菌应用现状第16页
    1.3 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作用与应用第16-18页
        1.3.1 侧孢短芽孢杆菌生物活性第17页
        1.3.2 侧孢短芽孢杆菌抑菌蛋白分离第17页
        1.3.3 侧孢短芽孢杆菌应用现状及问题第17-1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8-19页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2页
        2.1.1 样品及菌种第20页
        2.1.2 培养基第20-21页
            2.1.2.1 实验培养基第20页
            2.1.2.2 鉴定培养基第20-21页
        2.1.3 主要试剂第21页
        2.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9页
        2.2.1 样品采集第22页
        2.2.2 不同成熟期草莓洗涤液中菌数规律第22-23页
        2.2.3 病原菌分离鉴定第23-24页
            2.2.3.1 病原菌分离验证第23-24页
            2.2.3.2 病原菌鉴定第24页
        2.2.4 拮抗菌的筛选第24-25页
            2.2.4.1 草莓表面菌种的分离、纯化及保藏第24页
            2.2.4.2 冻干酵母的活化第24-25页
            2.2.4.3 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第25页
            2.2.4.4 拮抗细菌的筛选第25页
        2.2.5 拮抗菌的鉴定第25-27页
        2.2.6 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条件第27-28页
            2.2.6.1 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7-28页
            2.2.6.2 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温度第28页
            2.2.6.3 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时间第28页
            2.2.6.4 拮抗菌发酵液抑菌pH第28页
        2.2.7 拮抗菌抑菌特性初探第28-29页
            2.2.7.1 拮抗菌液制备第28页
            2.2.7.2 活体试验第28-29页
            2.2.7.3 拮抗菌抑菌物质盐析第29页
    2.3 数据分析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44页
    3.1 不同成熟期草莓表面菌数规律第30-31页
    3.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第31-33页
        3.2.1 病原菌分离第31页
        3.2.2 形态学鉴定第31-32页
        3.2.3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2-33页
    3.3 拮抗菌的筛选第33-35页
    3.4 拮抗菌C7、C19的鉴定第35-39页
        3.4.1 形态学鉴定第35页
        3.4.2 生理生化鉴定第35-36页
        3.4.3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6-39页
        3.4.4 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9页
    3.5 拮抗菌C19发酵液抑菌条件第39-42页
        3.5.1 拮抗菌C19发酵液抑菌温度第40页
        3.5.2 拮抗菌C19发酵液抑菌时间第40-41页
        3.5.3 拮抗菌C19发酵液抑菌pH第41-42页
    3.6 拮抗菌C19抑菌物质初探第42-44页
        3.6.1 C19草莓活体试验第42页
        3.6.2 C19抑菌物质的分级盐析第42-44页
4 讨论第44-47页
    4.1 草莓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第44-45页
    4.2 拮抗菌的分离及鉴定第45页
    4.3 拮抗菌抑菌条件及特性的研究第45-47页
5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棉花种子活力的生产因素分析
下一篇:水稻OsBRI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