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词 | 第5-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3页 |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 (一)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 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 2. 药物 | 第13页 |
| 3. 试剂 | 第13-14页 |
| 4. 仪器 | 第14页 |
| (二) 实验方法 | 第14-17页 |
| 1. SS小鼠模型建立 | 第14页 |
| 2.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4-15页 |
| 3. 给药 | 第15页 |
| 4. 取材 | 第15页 |
| 5. 观测指标 | 第15-16页 |
| 6. 统计学分析 | 第16-17页 |
| 二、结果 | 第17-24页 |
| (一)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 | 第17页 |
| (二) 各组小鼠唾液量比较 | 第17-18页 |
| (三) 各组小鼠标本血清M3R水平比较 | 第18-19页 |
| (四)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颌下腺M3R的表达 | 第19-20页 |
| (五) 各组小鼠颌下腺HE染色病理形态学比较 | 第20-21页 |
| (六) 各组小鼠颌下腺指数、脾指数比较 | 第21-24页 |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24-31页 |
| (一) SS模型评价 | 第24-25页 |
| (二) 润燥解毒通络法中药方剂配伍及单味药药理研究 | 第25-28页 |
| (三) 润燥解毒通络法中药有效治疗SS小鼠 | 第28-29页 |
| (四) 润燥解毒通络法中药具有下调M3R表达作用 | 第29-30页 |
| (五) 实验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 附图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文献综述 | 第43-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