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6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1.5 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23-46页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26页 |
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26-36页 |
2.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36-40页 |
2.4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2.5 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 | 第42-43页 |
2.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43-4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粮食生产的碳源和碳汇分析 | 第46-53页 |
3.1 文献回顾 | 第46-48页 |
3.2 碳源和碳汇的概念界定 | 第48页 |
3.3 粮食生产过程中碳源和碳汇的计算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中国粮食生产的随机前沿分析 | 第53-65页 |
4.1 模型设定 | 第53-59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59-60页 |
4.3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4.4 模型的合理性检验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技术效率分析 | 第65-79页 |
5.1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技术效率的时间和空间趋势 | 第66-68页 |
5.2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技术效率收敛性分析 | 第68-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第79-90页 |
6.1 考虑环境因素的要素产出弹性和成本份额 | 第79-80页 |
6.2 考虑环境因素的投入增长效应和规模效应 | 第80-81页 |
6.3 考虑环境因素的粮食产出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第81-8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90-9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90-92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92-93页 |
7.3 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11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