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6页
    1.2 概念界定第16-18页
    1.3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8-21页
    1.5 创新点第21-23页
2. 文献回顾与评述第23-46页
    2.1 经济增长理论第23-26页
    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第26-36页
    2.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第36-40页
    2.4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素分析第40-42页
    2.5 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第42-43页
    2.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第43-45页
    2.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3. 粮食生产的碳源和碳汇分析第46-53页
    3.1 文献回顾第46-48页
    3.2 碳源和碳汇的概念界定第48页
    3.3 粮食生产过程中碳源和碳汇的计算第48-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4. 中国粮食生产的随机前沿分析第53-65页
    4.1 模型设定第53-59页
    4.2 数据来源第59-60页
    4.3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第60-62页
    4.4 模型的合理性检验第62-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5.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技术效率分析第65-79页
    5.1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技术效率的时间和空间趋势第66-68页
    5.2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技术效率收敛性分析第68-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6. 中国粮食生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第79-90页
    6.1 考虑环境因素的要素产出弹性和成本份额第79-80页
    6.2 考虑环境因素的投入增长效应和规模效应第80-81页
    6.3 考虑环境因素的粮食产出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第81-88页
    6.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第90-95页
    7.1 研究结论第90-92页
    7.2 政策建议第92-93页
    7.3 展望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11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181a通过调控靶基因ATG5抑制肝细胞性肝癌的自噬
下一篇:信贷配给下中国货币政策扩张效果的结构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