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港水尺检验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目的和范围 | 第8-10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8-9页 |
1.2.2 选题范围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水尺检验简介 | 第12-17页 |
2.1 水尺检验的基本原理 | 第12页 |
2.2 水尺检验的发展 | 第12-15页 |
2.2.1 中世纪前的水尺计重 | 第12-13页 |
2.2.2.近代水尺计重 | 第13-15页 |
2.2.3 现代水尺计重 | 第15页 |
2.3 我国进出口商品水尺检验的历史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水尺检验的现状分析 | 第17-31页 |
3.1 我国进出口大宗散货水尺检验的主体 | 第17-19页 |
3.2 水尺检验基本步骤 | 第19-23页 |
3.2.1 器材准备 | 第19-20页 |
3.2.2 船舶状态观察 | 第20页 |
3.2.3 审阅船舶信息 | 第20-21页 |
3.2.4 资料索取及数据采集 | 第21-22页 |
3.2.5 水尺计算流程 | 第22-23页 |
3.3 国内水尺检验的方式及不足 | 第23-26页 |
3.3.1 信息沟通不畅 | 第23-24页 |
3.3.2 重视微观检验 | 第24-25页 |
3.3.3 缺少复合型人才 | 第25-26页 |
3.4 国外水尺检验的方式及特点 | 第26-29页 |
3.4.1 国外检验公司介绍 | 第26-28页 |
3.4.2 国外检验公司体系独立 | 第28-29页 |
3.5 信息化时代带来新的要求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水尺检验信息化平台的搭建 | 第31-45页 |
4.1 目标和范围 | 第31-32页 |
4.1.1 信息化平台的实现目标 | 第31页 |
4.1.2 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范围 | 第31-32页 |
4.2 信息化平台的需求概述 | 第32-34页 |
4.2.1 功能概要 | 第32页 |
4.2.2 选择的技术和要求 | 第32-33页 |
4.2.3 假设外部风险与规避 | 第33-34页 |
4.3 信息化平台总体业务流程 | 第34-36页 |
4.3.1 应用角色和职责 | 第34-35页 |
4.3.2 总体业务流程图 | 第35-36页 |
4.4 信息化平台各功能模块 | 第36-41页 |
4.4.1 统一认证平台 | 第36-37页 |
4.4.2 信息获取模块 | 第37页 |
4.4.3 水尺检验模块 | 第37-39页 |
4.4.4 水分计算与单证记录模块 | 第39-40页 |
4.4.5 信息查询统计与过程跟踪模块 | 第40-41页 |
4.5 信息化平台安全 | 第41-45页 |
4.5.1 安全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4.5.2 其他设计要求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使用效果及待解决问题 | 第45-50页 |
5.1 使用效果 | 第45-48页 |
5.2 待解决问题 | 第48-50页 |
5.2.1 数据积累待完善 | 第48页 |
5.2.2 系统仍需优化 | 第48-49页 |
5.2.3 人员素质待提高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