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1915-1930 年代的美国 | 第9-11页 |
二、美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 第11-13页 |
三、美国电影教育的开拓 | 第13-15页 |
四、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哥伦比亚大学电影课程 | 第17-24页 |
第一节 课程创始人 | 第17-20页 |
一、维克特·菲力堡(Victor O.Freeburg) | 第17-18页 |
(一) 初级和高级的文学编剧能力 | 第17-18页 |
(二) 电影的银幕美学 | 第18页 |
二、弗兰赛斯·泰勒帕特森(Frances Taylor Patterson) | 第18-20页 |
(一) 与业界对接 | 第19-20页 |
(二) 电影数据资料搜集与传输 | 第20页 |
第二节 课程分类和课程特色 | 第20-24页 |
一、课程分类 | 第20-21页 |
(一) 电影评论课程 | 第20-21页 |
(二) 电影剧本创作课程 | 第21页 |
二、课程特色 | 第21-24页 |
(一)针对观众的培养 | 第21-22页 |
(二)客座教授的加入 | 第22页 |
(三) 电影博物馆的建立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南加州大学电影课程 | 第24-35页 |
第一节 AMPAS与南加州大学 | 第24-32页 |
一、课程探索过程 | 第24-27页 |
(一)科拉·沃夫(Karl Waugh) | 第25页 |
(二)鲁夫斯b.冯·克莱斯米德(Rufus B.von Klein Smid) | 第25-27页 |
二、课程分类的多样性 | 第27-29页 |
(一)电影摄影的科学与技术课程 | 第27页 |
(二)电影剧本创作课程 | 第27页 |
(三)场景设计课程 | 第27-29页 |
三、教师资源的扩充 | 第29-32页 |
(一)南加州大学电影教育探索人(1915-1930)统计 | 第29页 |
(二)南加州大学的著名访问学者(1915-1930)统计 | 第29页 |
(三)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立者(26 位) | 第29-32页 |
第二节 课程特色 | 第32-35页 |
一、课程具有实操性 | 第32页 |
二、课程更加专业化 | 第32-35页 |
(一)专业化的教学资源 | 第32-33页 |
(二)专业化的图书资源 | 第33-34页 |
(三)专业化的空间实践领域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哈佛大学电影课程 | 第35-39页 |
第一节 课程探索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学术性与商业性的融合 | 第36-39页 |
第四章 美国电影的发展与高等院校电影教育 | 第39-43页 |
第一节 电影市场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电影观众的积累和审美的提升 | 第41-42页 |
第三节 电影商业性与学术性课程的融合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 第43页 |
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7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