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葱地种蝇的分布与危害 | 第10页 |
1.2 葱地种蝇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1.3 昆虫嗅觉 | 第11-16页 |
1.3.1 昆虫信息素 | 第11-12页 |
1.3.2 触角感器 | 第12-13页 |
1.3.3 昆虫嗅觉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1.3.4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 第14-16页 |
1.4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2.1.1 试验虫源 | 第18页 |
2.1.2 室内饲养材料 | 第18页 |
2.1.3 供试昆虫室内饲养 | 第18-20页 |
2.2 分子生物学实验 | 第20-28页 |
2.2.1 试验仪器及材料 | 第20页 |
2.2.2 成虫各组织的分离与保存 | 第20页 |
2.2.3 R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2.2.4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 | 第21-22页 |
2.2.5 葱地种蝇SNMP2基因克隆 | 第22-25页 |
2.2.6 葱地种蝇SNMPs基因 3'末端的获得 | 第25-26页 |
2.2.7 对照设置 | 第26页 |
2.2.8 切胶回收 | 第26-27页 |
2.2.9 SNMP2 基因序列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3.1 葱地种蝇基因全长的获得 | 第28-32页 |
3.1.1 葱地种蝇成虫RNA的提取 | 第28页 |
3.1.2 葱地种蝇SNMP2基因片段获得 | 第28-29页 |
3.1.3 葱地种蝇 3'RACE端的获得 | 第29-30页 |
3.1.4 葱地种蝇全长基因的获得 | 第30-32页 |
3.2 基因系列的分析 | 第32-37页 |
3.2.1 跨膜结构的预测 | 第32-33页 |
3.2.2 葱地种蝇SNMP2序列比对 | 第33-34页 |
3.2.3 葱地种蝇SNMP2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与分析 | 第34-37页 |
3.3 葱蝇SNMP2的表达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