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阻力火炮制退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火炮制退机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制退机内部流场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2 变阻力火炮制退方案设计 | 第13-23页 |
2.1 传统制退机模型 | 第13-17页 |
2.1.1 制退机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1.2 制退机内部液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14-17页 |
2.2 变阻力制退机方案设计 | 第17-22页 |
2.2.1 变阻力制退方案的总体设计 | 第17-18页 |
2.2.2 变阻力制退方案的理论推导 | 第18-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变阻力制退机旁路控制系统设计 | 第23-34页 |
3.1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3-27页 |
3.1.1 电液伺服阀 | 第23-25页 |
3.1.2 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 第25-27页 |
3.2 旁路控制部分电路设计 | 第27-31页 |
3.2.1 单片机输入电路设计 | 第27页 |
3.2.2 CAN通信 | 第27-28页 |
3.2.3 数据存储部分 | 第28页 |
3.2.4 伺服放大器 | 第28-30页 |
3.2.5 输出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3.2.6 单片机的LVDT接线 | 第31页 |
3.3 软件程序设计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制退机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4-58页 |
4.1 湍流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 | 第34-38页 |
4.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微分方程组 | 第34-36页 |
4.1.2 湍流模型 | 第36-38页 |
4.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与求解 | 第38-39页 |
4.2.1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38-39页 |
4.2.2 数值求解方法 | 第39页 |
4.3 传统制退机的三维流场模拟 | 第39-48页 |
4.3.1 建立制退机三维计算模型 | 第39-40页 |
4.3.2 网格划分与运动区域处理 | 第40-41页 |
4.3.3 边界条件 | 第41-42页 |
4.3.4 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4.4 带旁路制退机的三维流场模拟 | 第48-56页 |
4.4.1 带旁路制退机的三维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4.4.2 带旁路制退机网格划分与运动区域处理 | 第49页 |
4.4.3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4.5 两种不同制退机模型数值模拟比较分析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变阻力制退机旁路研究 | 第58-70页 |
5.1 阀门开口大小研究 | 第58-62页 |
5.2 旁路端口位置对后坐情况的影响 | 第62-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