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体验经济下的农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盐城仰徐农民公园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乡村建设发展的需求第11页
        1.1.2 体验经济与市场需求第11-12页
        1.1.3 乡村地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缺失第12页
    1.2 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第12-14页
        1.2.1 发展特点第12-13页
        1.2.2 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3 问题的提出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1 理论研究法第16页
        1.5.2 实地调查法第16页
        1.5.3 问卷调查法第16页
        1.5.4 对比分析法第16-17页
        1.5.5 实证研究法第17页
    1.6 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第17页
    1.7 论文框架第17-19页
第二章 体验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概况第19-25页
    2.1 体验经济的基本内涵第19页
    2.2 体验经济的类型第19-20页
        2.2.1 吉尔摩·派恩的体验类型第19-20页
        2.2.2 伯思德·H·施密特体验类型第20页
    2.3 体验经济的特征第20-21页
        2.3.1 娱乐性第20-21页
        2.3.2 互动参与性第21页
        2.3.3 教育性第21页
        2.3.4 感知性第21页
    2.4 国内外体验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1-25页
        2.4.1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第21-22页
        2.4.2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第22-25页
第三章 农民公园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第25-37页
    3.1 农民公园基本内涵第25-26页
        3.1.1 农民公园概念第25页
        3.1.2 相关概念表达第25-26页
    3.2 农民公园主要特征及其体验项目类型第26-30页
        3.2.1 功能多样性第26-27页
        3.2.2 景观多样性第27页
        3.2.3 地域独特性第27页
        3.2.4 体验项目类型第27-28页
        3.2.5 体验经济下农民公园景观的表现特性第28-30页
    3.3 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第30-33页
        3.3.1 规划设计理论依据第30-31页
        3.3.2 规划设计原则第31-32页
        3.3.3 农民公园规划设计的景观评价第32-33页
    3.4 规划设计内容第33-37页
        3.4.1 统筹规划布局第33页
        3.4.2 项目定位第33-34页
        3.4.3 项目选址第34页
        3.4.4 功能区规划第34页
        3.4.5 园区道路规划第34页
        3.4.6 竖向规划第34页
        3.4.7 种植规划第34-35页
        3.4.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35-37页
第四章 国内农民公园案例研究第37-55页
    4.1 台湾地园案例研究第37-40页
        4.1.1 大安生态教育农园第37-38页
        4.1.2 台一生态教育农园第38-40页
        4.1.3 小结第40页
    4.2 大陆休闲观光农园案例研究第40-55页
        4.2.1 江苏农博园第40-42页
        4.2.2 竹文化休闲农园体验设计第42-46页
        4.2.3 湘高速培训中心观光果园体验设计第46-52页
        4.2.4 小结第52-55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盐城仰徐农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第55-93页
    5.1 案例背景第55-60页
        5.1.1 基地区位分析第55-56页
        5.1.2 区域发展优势第56页
        5.1.3 自然条件第56-57页
        5.1.4 项目现状第57-58页
        5.1.5 基地交通优势第58页
        5.1.6 项目旅游市场分析第58-59页
        5.1.7 上位规划第59-60页
    5.2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第60-62页
        5.2.1 规划设计依据第60页
        5.2.2 规划设计原则第60-62页
    5.3 规划设计理念第62-63页
        5.3.1 目标定位第62页
        5.3.2 功能定位第62-63页
        5.3.3 主题定位第63页
    5.4 农民公园总体规划第63-79页
        5.4.1 用地类型规划第64-65页
        5.4.2 功能分区规划第65-66页
        5.4.3 园区项目体验分布规划第66-67页
        5.4.4 道路交通规划第67-71页
        5.4.5 竖向规划第71-72页
        5.4.6 水系规划第72-74页
        5.4.7 驳岸规划第74-75页
        5.4.8 建构筑物规划第75-76页
        5.4.9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76-77页
        5.4.10 夜景灯光规划第77-78页
        5.4.11 游线规划第78-79页
        5.4.12 经济技术指标第79页
    5.5 农民公园分区规划第79-92页
        5.5.1 苗圃种植采摘区第79-81页
        5.5.2 滨河休闲景观区第81-83页
        5.5.3 滨河文化古街区第83-85页
        5.5.4 青少年活动体验区第85-89页
        5.5.5 休闲观光体验区第89-90页
        5.5.6 科普教育区第90-92页
    5.6 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总结第93-95页
    6.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第93页
        6.1.1 研究成果第93页
        6.1.2 创新点第93页
    6.2 研究中的不足第93页
    6.3 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环紫金山绿道重要节点植物景观研究与评价
下一篇:休闲旅游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南京桦墅美丽乡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