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能港特钢科技园区建设项目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1.1 中国绿能港项目的立项背景 | 第11-12页 |
1.1.2 中国绿能港项目的开发主体介绍 | 第12-13页 |
1.1.3 中国绿能港项目规划 | 第13-14页 |
1.1.4 中国绿能港项目开发模式 | 第14页 |
1.1.5 中国绿能港项目进展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 第18-27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23页 |
2.1.1 项目 | 第18-19页 |
2.1.2 绿能港 | 第19-20页 |
2.1.3 评价 | 第20-23页 |
2.2 基本方法 | 第23-27页 |
2.2.1 SWOT分析法 | 第23-24页 |
2.2.2 财务评价法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特钢科技园区产业选择及园区定位 | 第27-37页 |
3.1 产业政策及地区的产业调整背景 | 第27-29页 |
3.1.1 国家产业政策 | 第27页 |
3.1.2 地区的产业调整 | 第27-29页 |
3.2 特钢科技园项目建设的SWOT分析 | 第29-31页 |
3.2.1 优势 | 第29-30页 |
3.2.2 劣势 | 第30页 |
3.2.3 机遇 | 第30-31页 |
3.2.4 挑战 | 第31页 |
3.3 特钢科技园产业选择 | 第31-36页 |
3.3.1 特钢科技园产业的确定 | 第31-34页 |
3.3.2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3.3.3 特钢科技园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配套产业 | 第35页 |
3.3.4 新能源产业对特钢科技园发展的意义 | 第35-36页 |
3.4 特钢科技园的定位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中国绿能港项目建设 | 第37-43页 |
4.1 中国绿能港园区位置 | 第37-39页 |
4.2 中国绿能港项目建设目标及规划控制指标 | 第39-40页 |
4.2.1 建设目标 | 第39页 |
4.2.2 规划控制指标 | 第39-40页 |
4.3 中国绿能港项目的市政条件 | 第40-41页 |
4.4 中国绿能港项目建设方式及内容 | 第41-43页 |
4.4.1 建设方式 | 第41页 |
4.4.2 建设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中国绿能港项目基础数据估算 | 第43-48页 |
5.1 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第43-46页 |
5.1.1 项目总投资估算 | 第43-44页 |
5.1.2 资金筹措计划 | 第44-46页 |
5.2 收入、成本及税金估算 | 第46-48页 |
5.2.1 收入估算 | 第46页 |
5.2.2 成本及税金估算 | 第46-48页 |
第六章 中国绿能港项目财务评价 | 第48-52页 |
6.1 中国绿能港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第48-49页 |
6.1.1 编制基本财务报表 | 第48页 |
6.1.2 指标计算及评价 | 第48-49页 |
6.2 中国绿能港项目风险评价 | 第49-52页 |
6.2.1 盈亏平衡分析 | 第49页 |
6.2.2 敏感性分析 | 第49-52页 |
第七章 中国绿能港项目环境、社会效益评价 | 第52-56页 |
7.1 中国绿能港项目环境评价 | 第52-54页 |
7.1.1 环境影响 | 第52-53页 |
7.1.2 环境保护措施 | 第53-54页 |
7.1.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第54页 |
7.2 中国绿能港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第54-56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6-59页 |
8.1 结论 | 第56-57页 |
8.2 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表 | 第63-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