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AIX企业级集群高可用性及安全性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2-20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2-14页
        1.1.1 集群技术第12-13页
        1.1.2 AIX操作系统第13页
        1.1.3 国内外集群发展的情况第13-14页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4-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1.4 文章的结构第18-20页
第2章 高可用性集群的相关理论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高可用性集群的定义与总体架构第20-24页
        2.2.1 定义第20-21页
        2.2.2 组成架构第21-22页
        2.2.3 软件层面的组织结构第22-24页
    2.3 监控机制第24-27页
        2.3.1 监控程序第24-25页
        2.3.2 心跳网络第25-27页
            2.3.2.1 心跳的定义第25-26页
            2.3.2.2 集群监控程序与心跳网络的结合第26页
            2.3.2.3 心跳网络的形式第26-27页
    2.4 切换机制第27-29页
        2.4.1 总体上的切换机制第27-28页
        2.4.2 IP地址切换机制第28页
        2.4.3 服务IP地址第28-29页
        2.4.4 永久IP地址第29页
    2.5 关键技术第29-33页
        2.5.1 RAID技术第29-32页
        2.5.2 虚拟化技术第32-33页
            2.5.2.1 逻辑分区技术第32-33页
            2.5.2.2 硬件管理控制台第33页
            2.5.2.3 虚拟I/O服务器第33页
    2.6 关于企业容灾的技术第33-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需求分析第36-4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企业级应用对于集群的要求第36-37页
        3.2.1 企业级应用服务的可用性标准第36-37页
        3.2.2 数据安全性的需求第37页
    3.3 集群的高可用性需求第37-39页
        3.3.1 实现可用性的需求第37-39页
        3.3.2 性能要求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高可用性集群的设计第40-58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集群的分析与选取第40-42页
    4.3 硬件基础架构的设计第42-46页
        4.3.1 物理节点拓扑结构设计第43-44页
        4.3.2 虚拟化架构下的拓扑结构第44-46页
    4.4 集群总体的设计第46-57页
        4.4.1 环境总体的设计第46页
        4.4.2 网络资源的设计第46-49页
            4.4.2.1 分析两种IP切换方式的优缺点第47页
            4.4.2.2 IP替换切换方式与IP别名切换方式的设计第47-49页
        4.4.3 存储资源的设计第49-53页
            4.4.3.1 光纤交换机分区的设计第49-51页
            4.4.3.2 共享存储资源的设计第51页
            4.4.3.3 主机端对共享存储资源的识别第51-52页
            4.4.3.4 AIX逻辑卷管理第52-53页
        4.4.4 资源组和应用服务的设计第53-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高可用性集群安全性的设计与实现第58-74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集群安全性的解决方案第58-60页
    5.3 集群安全性的设计第60-65页
        5.3.1 集群安全性的实现技术第60-62页
        5.3.2 集群安全性的详细设计第62-65页
    5.4 集群安全性的实现第65-73页
        5.4.1 集群安全性的实现步骤第65-67页
        5.4.2 集群安全性环境的优化第67-70页
        5.4.3 集群数据安全性的实现第70-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集群性能的评价及分析第74-80页
    6.1 集群的搭建第74-75页
    6.2 性能评价及分析第75-8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7.1 本文内容的总结第80-81页
    7.2 进一步的工作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上宠物店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金支付系统渠道路由模块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