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构效关系及其在农药研发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1.2 QSAR研究的优势 | 第9-10页 |
| 1.3 QSAR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 1.3.1 量子化学理论 | 第10-12页 |
| 1.3.2 分子力学理论 | 第12页 |
| 1.4 QSAR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7页 |
| 1.4.1 特征提取 | 第12-13页 |
| 1.4.2 特征选择 | 第13-14页 |
| 1.4.3 预测模型构建 | 第14-17页 |
| 1.5 QSAR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第2章 黄烷酮类衍生物的抗菌活性QSAR研究 | 第18-26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 2.2.1 数据来源 | 第18-21页 |
| 2.2.2 分子描述符获取 | 第21页 |
| 2.2.3 分子描述符筛选 | 第21-22页 |
| 2.2.4 预测模型评估与解释体系构建 | 第22-23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 2.3.1 模型比较与评估 | 第23-24页 |
| 2.3.2 保留分子描述符 | 第24-25页 |
| 2.4 结论 | 第25页 |
| 2.5 讨论 | 第25-26页 |
| 第3章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毒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第26-37页 |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 3.2.1 数据来源 | 第27-31页 |
| 3.2.2 分子描述符获取 | 第31-33页 |
| 3.2.3 分子描述符筛选 | 第33页 |
| 3.2.4 描述符重要性分析以及效应 | 第33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3.3.1 模型预测结果 | 第33-34页 |
| 3.3.2 保留描述符重要性及其单因子效应分析 | 第34-35页 |
| 3.4 结论 | 第35-36页 |
| 3.5 讨论 | 第36-37页 |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7-39页 |
| 4.1 黄烷酮类化合物抗菌性的非线性QSAR分析 | 第37页 |
| 4.2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毒性QSAR研究 | 第37-38页 |
| 4.3 待研究问题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