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高校公益组织发展研究--“彩云支南”公益团队个案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导论第9-18页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综述第10-13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2.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13-14页
        1.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2.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4页
    (五)研究的核心概念第14-16页
        1.公益组织第14-15页
        2.高校公益组织第15-16页
    (六)本文的价值及不足之处第16-18页
二、“彩云支南”公益团队部分高校协会发展现状第18-28页
    (一)“彩云支南”公益团队简介第18页
    (二)“彩云支南”公益团队部分高校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第18-21页
        1.东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第18页
        2.华东政法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第18-19页
        3.同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第19页
        4.复旦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第19页
        5.云南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第19-20页
        6.武汉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第20-21页
    (三)“彩云支南”公益团队部分高校协会的资金来源渠道第21-22页
        1.东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资金来源渠道第21页
        2.华东政法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资金来源渠道第21页
        3.同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资金来源渠道第21页
        4.复旦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资金来源渠道第21-22页
    (四)“彩云支南”公益团队部分高校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第22-23页
        1.东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第22页
        2.华东政法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第22-23页
        3.同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第23页
        4.复旦大学“彩云支南”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第23页
    (五)“彩云支南”公益团队部分高校协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第23-25页
        1.东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第23-24页
        2.华东政法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第24页
        3.同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第24-25页
        4.复旦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第25页
    (六)“彩云支南”公益团队部分高校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1.东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2.华东政法大学“彩云支南”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三、高校公益组织(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2页
    (一)高校公益组织(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1.高校公益组织(社团)制度不完善第28页
        2.高校公益组织(社团)队伍不稳定管理难度大第28页
        3.高校公益组织(社团)缺少品牌活动(项目)第28-29页
        4.高校公益组织(社团)经费不足第29页
    (二)高校公益组织(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1.产生各高校公益组织(社团)制度不完善的原因第29-30页
        2.产生各高校公益组织(社团)伍不稳定、管理难度大的原因第30页
        3.产生各高校公益组织(社团)缺少品牌活动(项目)的原因第30-31页
        4.产生各高校公益组织(社团)经费不足的原因第31-32页
四、高校公益组织(社团)发展的改革措施第32-39页
    (一)让章程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第32-33页
        1.不忘公益初心第32页
        2.注重学习文化建设第32-33页
        3.做好痕迹化管理第33页
        4.建立内部选拔考核激励机制第33页
        5.建立广开言路建言献策机制第33页
    (二)将团队能力建设常态化第33-35页
        1.开设基础常识课程第34页
        2.开设特定角色课程第34页
        3.开设活动(项目)必修课程第34-35页
        4.开展各类趣味活动第35页
    (三)创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品牌活动(项目)第35-37页
        1.项目化创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品牌活动第35-36页
        2.专业化创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品牌活动第36页
        3.社会化创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品牌活动第36页
        4.公益品牌管理与公益品牌创建并重第36页
        5.埋头苦干不忘适度宣传第36-37页
    (四)苦练自身本领选择优质合作伙伴寻求可持续发展第37-39页
        1.学校是各高校公益组织(社团)永远的坚强后盾第37页
        2.苦练就“造血”本领争取生存机会第37-38页
        3.加强交流与合作第38页
        4.选择有信誉的合作伙伴逐步创立高校公益组织(社团)公益基金第38-39页
五、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镇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状与路径分析--以滇中X县为例
下一篇:协同治理视角下城市暴雨内涝应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