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新探--基于“范式”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0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节 选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目的和创新之处第12-14页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后续研究第14-24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第14-16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14-15页
        二、马克思思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第15-16页
    第二节 前苏联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第16-21页
        一、前苏联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第16-20页
        二、前苏联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第20-21页
    第三节 其他思想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第21-24页
        一、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第21-22页
        二、莱尔因的历史唯物主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同理解第24-34页
    第一节 “科学”说第24-26页
        一、“科学”说的主要看法及根据第24-25页
        二、“科学”说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第二节 “哲学”说第26-28页
        一、“哲学”说的主要看法及根据第26-27页
        二、“哲学”说的片面性第27-28页
    第三节 “科学的哲学”说第28-29页
        一、“科学的哲学”说的主要看法及根据第28-29页
        二、“科学的哲学”说的模糊性第29页
    第四节 “社会学理论”说第29-31页
        一、“社会学理论”说的主要看法及根据第29-30页
        二、“社会学理论”说的局限性第30-31页
    第五节 “方法”说第31-34页
        一、“方法”说的主要看法及根据第31-32页
        二、“方法”说的狭隘性第32-34页
第三章 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第34-48页
    第一节 “范式”的含义及其特点第34-38页
        一、“范式”的提出及含义第34-35页
        二、“范式”的基本特点第35-38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第38-42页
        一、本体性第38-39页
        二、方法性第39-40页
        三、开放性第40-41页
        四、整体性第41-42页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研究范式第42-48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和“范式”具有相似性第42-44页
        二、“范式”理解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特点第44-48页
第四章 “范式”观的价值第48-53页
    第一节 理论价值第48-50页
        一、开辟了一种新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第48-49页
        二、增强了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包容性第49-50页
    第二节 实践价值第50-53页
        一、拓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功能第50-51页
        二、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60页
个人简历第60-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老年女性养老需求的福利供给研究
下一篇:加强国家与人民主体间性对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