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氟积累特性及降氟措施研究
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2页 |
·茶氟的生理作用 | 第12-14页 |
·茶树富集氟的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品种 | 第14页 |
·土壤因素 | 第14-16页 |
·大气 | 第16页 |
·水源 | 第16页 |
·季节及其它因素 | 第16-17页 |
·茶氟富集特性及其机理 | 第17-19页 |
·茶树富氟特性 | 第17页 |
·茶树富集氟的机理 | 第17-19页 |
·茶叶降氟措施研究 | 第19-21页 |
·低氟品种的筛选 | 第19页 |
·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 第19-20页 |
·栽培环境及措施的改进 | 第20页 |
·加工工艺的改善 | 第20页 |
·降氟剂的研究和应用 | 第20-21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茶树对氟的富集特性研究 | 第22-30页 |
·引言 | 第2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品种对氟富集的影响 | 第23-24页 |
·成熟度对氟含量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采摘标准原料氟含量差异分析 | 第26页 |
·不同年份及季节对氟含量的影响差异分析 | 第26-28页 |
·地域差异对茶氟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茶树氟富集外部机制研究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32页 |
·检测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pH对水培茶树富集氟的影响 | 第33-35页 |
·Al~(3+)对水培茶树富集氟的影响 | 第35-36页 |
·Ca~(2+)对水培茶树富集氟的影响 | 第36-37页 |
·Mg~(2+)对水培茶树吸收富集氟的影响 | 第37-38页 |
·田间茶树新梢氟与金属离子共积累分析 | 第38-40页 |
·小节 | 第40-41页 |
第4章 茶树栽培降氟措施研究 | 第41-46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41页 |
·试验设计 | 第41-42页 |
·测定方法 | 第42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盆栽土壤pH对茶树新梢氟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土壤添加Al~(3+)对茶树富氟的影响 | 第43-44页 |
·土壤添加Ca~(2+)对茶树新梢氟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节 | 第45-46页 |
第5章 茶叶加工降氟措施研究 | 第46-52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1页 |
·低氟品种原料筛选 | 第47-48页 |
·采摘时间选择 | 第48-49页 |
·热水漂烫 | 第49-50页 |
·茶叶拼配 | 第50-51页 |
·小节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图索引 | 第56-57页 |
表索引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