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缩略图表 | 第12-13页 |
摘要 | 第13-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外源基因遗传转化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 | 第16-18页 |
·抗病虫转基因大豆 | 第18-19页 |
·大豆品质的改良 | 第19页 |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大豆基因枪法 | 第20页 |
·大豆农杆菌介导法 | 第20-22页 |
·影响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 | 第22-26页 |
·基因型 | 第22页 |
·外植体 | 第22-23页 |
·农杆菌菌株 | 第23页 |
·筛选剂 | 第23-24页 |
·抗氧化剂 | 第24-26页 |
·培养条件的影响 | 第2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6-28页 |
2 大豆农杆菌介导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 | 第28-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8-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29页 |
·大豆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 | 第29-31页 |
·大豆转化主要培养基配方 | 第31-32页 |
·大豆子叶节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优化处理 | 第32页 |
·GUS瞬时表达分析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7页 |
·不同外植体对芽诱导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基因型对大豆子叶节农杆菌介导GUS瞬时表达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基因型对大豆芽诱导再生的影响 | 第36-37页 |
·农杆菌对大豆子叶节农杆菌介导GUS瞬时表达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抗氧化剂对大豆子叶节外植体芽诱导再生的影响 | 第39-47页 |
·不同共培养条件对大豆子叶节农杆菌介导GUS瞬时表达的影响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52页 |
·不同外植体对大豆转基因的影响 | 第48页 |
·不同基因型对大豆转基因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菌液条件对大豆转基因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对大豆转基因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共培养条件对大豆转基因的影响 | 第50-52页 |
3 大豆农杆菌介导SPORAMIN和CHITINASE KDEL基因转化研究 | 第52-68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农杆菌菌株和载体 | 第53页 |
·试剂 | 第53-54页 |
·研究方法 | 第54-60页 |
·载体的改建 | 第54-58页 |
·质粒及转基因苗PCR鉴定的方法 | 第58-60页 |
·大豆子叶节农杆菌介导SPORAMIN和CHITINASE KDEL基因转化 | 第60页 |
·转基因植株除草剂涂抹试验 | 第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质粒的鉴定 | 第60-61页 |
·大豆农杆菌介导转化SPORAMIN和CHITINASE KDEL基因研究 | 第61-62页 |
·SPORAMIN和CHITINASE KDEL转化植株的鉴定 | 第62-65页 |
·SPORAMIN和CHITINASE KDEL有可能抗红蜘蛛作用 | 第65页 |
·讨论 | 第65-68页 |
4 结论和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