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肉鸡腹水综合征与肺动脉高压 | 第11-12页 |
1.1 肉鸡腹水综合征简介 | 第11页 |
1.2 发病机理 | 第11-12页 |
1.3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 | 第12页 |
2 血管内皮与肺动脉高压 | 第12-15页 |
2.1 内皮细胞 | 第12-15页 |
2.2 血管内皮细胞在肺动脉高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15页 |
3 中医药与血管内皮细胞 | 第15-16页 |
3.1 中医脉络与血管系统 | 第15-16页 |
3.2 中医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调节作用 | 第16页 |
4 microRNA | 第16-21页 |
4.1 miRNA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 第17-18页 |
4.2 miRNA研究意义 | 第18页 |
4.3 miRNA与肺动脉高压 | 第18-19页 |
4.4 miRNA与血管内皮细胞 | 第19-21页 |
试验一 复方中药对肉鸡腹水综合征肺组织内皮增殖相关活性因子的影响 | 第21-38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21页 |
1.2 复方中药的制备 | 第21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2-26页 |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 第22-23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2.3 指标检测 | 第23-26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26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3.1 临床症状与腹水心脏指数 | 第26-27页 |
3.2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7-28页 |
3.3 目标基因EGFL7、VEGF和VEGFR2扩增 | 第28页 |
3.4 各组肉鸡肺组织EGFL7 mRNA和蛋白表达 | 第28-30页 |
3.5 各组肉鸡肺组织VEGF mRNA和蛋白表达 | 第30-32页 |
3.6 各组肉鸡肺组织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 | 第32-34页 |
4 讨论 | 第34-37页 |
4.1 内皮源性增殖相关活性因子在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4.2 复方中药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机制分析 | 第35-36页 |
4.3 L-精氨酸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机制分析 | 第36-37页 |
5 小结 | 第37-38页 |
试验二 复方中药对肉鸡腹水综合征肺组织VCAM1表达的影响 | 第38-44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38页 |
1.2 复方中药的制备 | 第38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 第38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38页 |
2.3 指标检测 | 第38-39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39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3.1 目标基因VCAM1扩增 | 第39-40页 |
3.2 各组肉鸡肺组织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页 |
4.1 黏附分子在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第42页 |
4.2 复方中药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机制分析 | 第42页 |
5 小结 | 第42-44页 |
试验三 复方中药对肉鸡腹水综合征肺组织细胞增殖负性调控相关活性因子的影响 | 第44-51页 |
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44页 |
1.2 复方中药的制备 | 第44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4-46页 |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 第44-45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45页 |
2.3 指标检测 | 第45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45-46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3.1 目标基因SPRED1、PI3KR2扩增 | 第46页 |
3.2 各组肉鸡肺组织SPRED1 mRNA和蛋白表达 | 第46-48页 |
3.3 各组肉鸡肺组织PI3KR2 mRNA和蛋白表达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页 |
5 小结 | 第50-51页 |
试验四 复方中药对肉鸡腹水综合征肺组织miR-126表达的影响 | 第51-56页 |
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51页 |
1.2 复方中药的制备 | 第51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51-54页 |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 第51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51-52页 |
2.3 指标检测 | 第52-54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54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5 小结 | 第55-56页 |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Abstract | 第64-67页 |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68-69页 |
附录二:ELISA试验标准曲线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