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旱平地培肥项目技术推广问题研究--以汾阳市为例

摘要第6-7页
1 导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研究的现状第8-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研究思路第13页
    1.4 研究内容和特色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特色第14页
    1.5 旱平地培肥概念第14-15页
    1.6 技术推广第15页
2 旱平地培肥项目技术推广研究第15-16页
    2.1 旱平地培肥项目技术推广的必要性第15-16页
    2.2 旱平地培肥项目技术推广的可行性第16页
        2.2.1 经济效益第16页
        2.2.2 社会效益第16页
        2.2.3 生态效益第16页
3 汾阳市旱平地培肥项目技术推广现状第16-21页
    3.1 汾阳市基本情况第16-17页
    3.2 汾阳市推广旱平地培肥取得的成绩第17-20页
        3.2.1 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第17-18页
        3.2.2 培养了产业技术人才第18页
        3.2.3 加厚土壤耕作层第18页
        3.2.4 提高了土壤肥力第18-19页
        3.2.5 降低了施肥成本,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第19页
        3.2.6 推广了优良品种,做到了合理密植第19页
        3.2.7 推广了相关符合标准的生产科学技术第19-20页
    3.3 汾阳市推广旱平地培肥项目面临的问题第20-21页
        3.3.1 项目涉及面广,执行难度高第20页
        3.3.2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不足第20-21页
        3.3.3 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第21页
4 早平地培肥项目技术推广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1-25页
    4.1 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全面第21-22页
        4.1.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第21页
        4.1.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第21-22页
        4.1.3 农村用电保障难,影响农业现代化机械使用第22页
    4.2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团队建设不完善第22-23页
        4.2.1 推广人员推广手段较为保守第22-23页
        4.2.2 推广人员专业知识亟待更新第23页
        4.2.3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单一化第23页
    4.3 政府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力度不强第23-24页
        4.3.1 领导重视度不高第23-24页
        4.3.2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顺畅第24页
        4.3.3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不明确第24页
    4.4 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第24-25页
        4.4.1 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偏低第24-25页
        4.4.2 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第25页
        4.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缺失第25页
        4.4.4 农民主观能动性较差第25页
5 旱平地培肥项目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第25-32页
    5.1 技术支撑第25-27页
        5.1.1 秸秆还田技术第26页
        5.1.2 加厚土壤耕作层第26页
        5.1.3 勘测土壤配方施肥技术第26页
        5.1.4 使用配套技术第26-27页
    5.2 组织保障第27-28页
        5.2.1 建立机构,加强领导第27页
        5.2.2 签订合同,落实任务第27页
        5.2.3 强化宣传,做好培训第27页
        5.2.4 建立示范,辐射周边第27-28页
        5.2.5 建立档案,规范管理第28页
    5.3 人才培养第28-30页
        5.3.1 提升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第28-29页
        5.3.2 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继续教育第29页
        5.3.3 激发农技推广人员的活力第29-30页
    5.4 机制创新第30-32页
        5.4.1 深化机构改革,强化推广效能第30页
        5.4.2 加大政府资金保障以及政策性支持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Abstract第34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基层社会矛盾表征及调解模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面临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