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6-8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第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8页 |
1.3.2 调查研究法 | 第8页 |
1.3.3 综合研究法 | 第8页 |
2. 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研究 | 第8-12页 |
2.1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8-9页 |
2.1.1 社会利益与矛盾的多样化 | 第8-9页 |
2.1.2 社会结构和主体关系的多元化 | 第9页 |
2.1.3 价值观与文化传统的多元化 | 第9页 |
2.2 构建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2.2.1 与传统乡土文化的契合性 | 第9-10页 |
2.2.2 农民更加注重纠纷解决成本合理性 | 第10页 |
2.2.3 农民更加注重平等享有法律保障权利 | 第10-11页 |
2.3 构建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11-12页 |
2.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11页 |
2.3.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第11页 |
2.3.3 坚持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原则 | 第11-12页 |
3. 当前农村基层矛盾纠纷解决现状与问题 | 第12-21页 |
3.1 农村基层现有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 第12-17页 |
3.1.1 私力救济 | 第12-13页 |
3.1.2 公力救济 | 第13页 |
3.1.3 社会救济 | 第13-17页 |
3.2 农村纠纷的主要类型 | 第17-19页 |
3.2.1 农村土地纠纷 | 第17页 |
3.2.2 婚姻家庭纠纷 | 第17-18页 |
3.2.3 涉农交通事故纠纷 | 第18页 |
3.2.4 邻里矛盾 | 第18页 |
3.2.5 干群纠纷 | 第18-19页 |
3.3 农村纠纷的主要表征 | 第19-21页 |
3.3.1 矛盾纠纷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19页 |
3.3.2 矛盾纠纷群体性有增多的趋势 | 第19-20页 |
3.3.3 矛盾纠纷调处的疑难化 | 第20页 |
3.3.4 矛盾纠纷极易造成激烈化 | 第20-21页 |
4. 当前农村矛盾纠纷产生多学科归因 | 第21-23页 |
4.1 政治学视角:社会整体结构的变革引发利益纠纷 | 第21页 |
4.2 经济学视角:经济发展及文化的多元扩大了矛盾纠纷的范围 | 第21-22页 |
4.3 社会学视角: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滋生了矛盾纠纷产生因素 | 第22-23页 |
5. 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思路和途径 | 第23-29页 |
5.1 建立强力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 第23-24页 |
5.2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控预防机制 | 第24-26页 |
5.2.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第24-25页 |
5.2.2 充分发挥村级人民调解组织作用 | 第25页 |
5.2.3 转变工作作风 | 第25-26页 |
5.2.4 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 第26页 |
5.3 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水平 | 第26页 |
5.4 引入”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调处 | 第26-27页 |
5.5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 | 第27页 |
5.6 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Abstract | 第33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