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 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形式 | 第14-16页 |
1.3.1 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类型 | 第14页 |
1.3.2 不等高梁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 第14-16页 |
1.4 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节点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加强环式不等高梁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有限元建模与试验验证 | 第21-37页 |
2.1 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Marc简介 | 第21-22页 |
2.2 试验介绍 | 第22-26页 |
2.2.1 试件基本信息 | 第22-23页 |
2.2.2 试验加载制度 | 第23-25页 |
2.2.3 测量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2.3 有限元建模 | 第26-30页 |
2.3.1 定义网格模型 | 第26页 |
2.3.2 材料属性 | 第26-28页 |
2.3.3 接触作用 | 第28页 |
2.3.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第28-29页 |
2.3.5 荷载工况及收敛准则 | 第29-30页 |
2.4 试验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第30-35页 |
2.4.1 有限元与试验滞回曲线对比 | 第30页 |
2.4.2 Push-over分析剪切承载力-剪切变形角曲线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第30-32页 |
2.4.3 节点域钢管破坏模态对比 | 第32-34页 |
2.4.4 混凝土破坏模态对比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节点参数分析 | 第37-99页 |
3.1 尺寸效应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56页 |
3.1.1 节点域剪切承载力分析 | 第40-43页 |
3.1.2 节点域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43-56页 |
3.2 柱宽厚比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68页 |
3.2.1 节点域剪切承载力分析 | 第56-61页 |
3.2.2 节点域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61-68页 |
3.3 节点域高宽比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6页 |
3.3.1 节点域剪切承载力分析 | 第68-71页 |
3.3.2 节点域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71-76页 |
3.4 轴压比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6-83页 |
3.4.1 节点域剪切承载力分析 | 第76-78页 |
3.4.2 节点域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78-83页 |
3.5 梁柱宽度比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3-87页 |
3.5.1 节点域剪切承载力分析 | 第83-84页 |
3.5.2 节点域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84-87页 |
3.6 梁翼缘宽厚比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7-91页 |
3.6.1 节点域剪切承载力分析 | 第87-89页 |
3.6.2 节点域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89-91页 |
3.7 梁腹板高宽比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1-96页 |
3.7.1 节点域剪切承载力分析 | 第92-93页 |
3.7.2 节点域变形与应力分布 | 第93-9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第4章 不等高梁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节点域破坏模态分析 | 第99-107页 |
4.1 不等高梁节点的受力分析 | 第99-101页 |
4.2 等高梁节点破坏模态 | 第101页 |
4.3 不等高梁节点的破坏模态及影响参数分析 | 第101-104页 |
4.3.1 正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态及影响参数分析 | 第101-103页 |
4.3.2 负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态及影响参数分析 | 第103-10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4-10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5.1 结论 | 第107-108页 |
5.2 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