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4页 |
1.3.1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第14-15页 |
2.1.1 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 第14页 |
2.1.2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 | 第15-16页 |
2.2.1 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 | 第16页 |
2.3 三重盈余研究 | 第16-18页 |
2.3.1 国外关于三重盈余的研究 | 第16-17页 |
2.3.2 国内关于三重盈余的研究 | 第17-18页 |
2.4 述评 | 第18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 第18-21页 |
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19页 |
3.2 宽裕资源理论 | 第19-20页 |
3.3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0页 |
3.4 良好管理理论 | 第20页 |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4 基于三重盈余架构的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第21-29页 |
4.1 指标体系设计 | 第21-28页 |
4.1.1 设计的原则 | 第21-22页 |
4.1.2 具体的指标体系 | 第22-28页 |
4.2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8-29页 |
4.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9页 |
5 基于三重盈余架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29-38页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5.2 应用性研究 | 第31-35页 |
5.2.1 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 | 第31页 |
5.2.2 提取因子 | 第31-33页 |
5.2.3 因子命名 | 第33-34页 |
5.2.4 因子评分 | 第34-35页 |
5.3 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35-38页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5.3.2 行业板块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8-40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0-44页 |
6.2.1 完善政府职能,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第40-41页 |
6.2.2 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上市公司发展模式变革 | 第41页 |
6.2.3 全方位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增强企业活力 | 第41-42页 |
6.2.4 维护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 第42-43页 |
6.2.5 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经济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