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青霉素废水概述 | 第13-15页 |
1.1.1 青霉素简介 | 第13页 |
1.1.2 青霉素废水的来源及分类 | 第13-14页 |
1.1.3 青霉素废水的特点 | 第14-15页 |
1.1.4 青霉素废水的危害 | 第15页 |
1.2 青霉素废水处理现状 | 第15-21页 |
1.2.1 物化处理法 | 第15-16页 |
1.2.2 化学处理法 | 第16-18页 |
1.2.3 生物处理法 | 第18-20页 |
1.2.4 组合处理法 | 第20-21页 |
1.3 本论文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3.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第22-24页 |
2.1 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 第22-23页 |
2.1.1 设计依据 | 第22页 |
2.1.2 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2.1.3 设计范围 | 第23页 |
2.2 处理规模及水质条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工艺设计 | 第24-29页 |
3.1 处理工艺确定 | 第24-25页 |
3.2 各处理单元确定 | 第25-28页 |
3.2.1 多效蒸发处理单元 | 第25-26页 |
3.2.2 混凝沉淀处理单元 | 第26页 |
3.2.3 厌氧处理单元 | 第26-27页 |
3.2.4 好氧处理单元 | 第27页 |
3.2.5 深度处理单元 | 第27页 |
3.2.6 污泥处理单元 | 第27-28页 |
3.3 各处理单元污染物去除率预测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工程设计 | 第29-40页 |
4.1 构、建筑物设计及设备选型 | 第29-36页 |
4.1.1 中控室 | 第29页 |
4.1.2 三效并流降膜式蒸发器 | 第29-30页 |
4.1.3 格栅 | 第30页 |
4.1.4 均质池 | 第30页 |
4.1.5 混凝沉淀池 | 第30-32页 |
4.1.6 UASB反应池 | 第32页 |
4.1.7 CASS池 | 第32-33页 |
4.1.8 Fenton氧化池 | 第33-34页 |
4.1.9 溶气气浮池 | 第34-35页 |
4.1.10 污泥浓缩池 | 第35页 |
4.1.11 污泥脱水间 | 第35页 |
4.1.12 加药间 | 第35-36页 |
4.1.13 污水污泥泵房 | 第36页 |
4.1.14 风机房 | 第36页 |
4.2 沼气治理 | 第36页 |
4.3 总图布置 | 第36-37页 |
4.3.1 总图布置原则 | 第36页 |
4.3.2 总图布置方案 | 第36-37页 |
4.4 高程布置 | 第37页 |
4.5 建筑及结构设计 | 第37页 |
4.6 电气及自控设计 | 第37-38页 |
4.6.1 电气设计 | 第37-38页 |
4.6.2 自控设计 | 第38页 |
4.7 安全卫生与环保设计 | 第38-40页 |
4.7.1 安全卫生设计 | 第38-39页 |
4.7.2 环保设计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工程投资估算及运行成本分析 | 第40-43页 |
5.1 投资估算依据 | 第40页 |
5.2 工程总预算 | 第40页 |
5.3 运行成本分析 | 第40-43页 |
5.3.1 电费 | 第40页 |
5.3.2 药剂费 | 第40-41页 |
5.3.3 人工费 | 第41页 |
5.3.4 折旧费 | 第41页 |
5.3.5 检修费 | 第41页 |
5.3.6 其它费用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2页 |
附图表 | 第52-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