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二)实践意义 | 第13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 (一)国内 | 第13-18页 |
| (二)国外 | 第18-19页 |
| (三)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 四、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二)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五、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概述 | 第23-32页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 第23页 |
| (二)绩效 | 第23-25页 |
| (三)绩效评估 | 第25页 |
|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的功能 | 第25-28页 |
| (一)为政府部门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 第25-26页 |
| (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内部管理 | 第26-27页 |
| (三)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 第27-28页 |
|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方法 | 第28-31页 |
| (一)平衡计分卡 | 第29-30页 |
| (二)逻辑分析法 | 第30-31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 一、S市老龄化现状 | 第32页 |
| 二、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 (一)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酝酿阶段(1999-2010) | 第32-33页 |
| (二)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初步形成阶段(2010-2011) | 第33页 |
| (三)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4) | 第33-34页 |
| (四)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成熟阶段 | 第34-35页 |
| 三、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7页 |
| (一)资金筹建与管理能力较弱 | 第35页 |
| (二)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单一 | 第35页 |
| (三)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 | 第35页 |
| (四)内部管理效率低 | 第35-36页 |
| (五)专业化服务队伍欠缺 | 第36-37页 |
| 四、S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40页 |
|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体系设计不科学性 | 第37-38页 |
|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流程不规范性 | 第38-40页 |
| 五、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71页 |
|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的理论遴选 | 第41-50页 |
|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 第41-47页 |
|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7-48页 |
|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 | 第49-50页 |
|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的实证筛选 | 第50-52页 |
|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52-57页 |
| (一)信度检验 | 第53-55页 |
| (二)效度检验 | 第55-57页 |
|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 | 第57-69页 |
| (一)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58-59页 |
| (二)构建判断矩阵 | 第59-60页 |
|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60-65页 |
| (四)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65-69页 |
| 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完成 | 第69页 |
| 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的综合评价 | 第69页 |
| 七、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流程的重塑 | 第71-89页 |
| 一、绩效评估实施基础的培育与准备 | 第71-76页 |
| (一)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管理机构 | 第71-72页 |
| (二)营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氛围 | 第72-73页 |
| (三)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评估参与机制 | 第73-75页 |
| (四)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绩效评估的培训机制 | 第75-76页 |
|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信息的采集与实施 | 第76-79页 |
| (一)下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通知书 | 第76页 |
| (二)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信息采集保真机制 | 第76-79页 |
| (三)开展绩效评估的评议工作并形成绩效评估结果 | 第79页 |
|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结果的公示与运用 | 第79-88页 |
|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报告的撰写 | 第79-80页 |
|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布 | 第80-81页 |
|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奖惩 | 第81-82页 |
|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绩效改进 | 第82-87页 |
| (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评估管理的完善 | 第87-88页 |
| 六、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结语 | 第89-91页 |
| 一、主要结论 | 第89页 |
| 二、创新之处 | 第89-90页 |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附录 | 第96-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6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