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引言 | 第9页 |
·氮氧自由基 | 第9-11页 |
·氮氧自由基的特点 | 第9-10页 |
·氮氧自由基的研究近况 | 第10-11页 |
·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 | 第11-14页 |
·基于氮氧自由基的单分子磁体 | 第11-13页 |
·基于氮氧自由基的单链磁体 | 第13-14页 |
·以草酰胺大环为桥联的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 | 第14-16页 |
·草酰胺大环为桥联的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的特点与性质 | 第14-15页 |
·草酰胺大环为桥联的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5-16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自由基,金属盐及草酰胺的合成 | 第18-28页 |
·氮氧自由基的合成与表征 | 第18-22页 |
·实验部分 | 第18-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2页 |
·金属六氟乙酰丙酮盐的合成 | 第22-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大环草酰胺桥联配体的合成 | 第24-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3-甲基噻吩基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 | 第28-43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实验药品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2页 |
·配合物1-8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配合物3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0页 |
·配合物7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配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测定和晶体结构 | 第31-41页 |
·配合物1的热重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3-苄氧基苯基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 | 第43-50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配合物9-15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配合物12-15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45页 |
·配合物9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晶体结构 | 第45-48页 |
·配合物15的热重测试与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的磁性 | 第50-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0页 |
·金属六氟乙酰丙酮盐的合成 | 第50页 |
·氮氧自由基的合成 | 第50页 |
·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50页 |
·NITPh-p-N(CH_3)_2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的磁性分析 | 第50-52页 |
·Gd(hfac)_3(NITPh-p-N(CH_3)_2)_2(16)的磁性分析 | 第50-51页 |
·Er(hfac)_3(NITPh-p-N(CH_3)_2)_2(17)的磁性分析 | 第51-52页 |
·NITPh-p-F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磁性分析 | 第52-54页 |
·Dy(hfac)_3(NITPh-p-F)_2(18)的磁性分析 | 第52-53页 |
·Tb(hfac)_3(NITPh-p-F)_2(19)的磁性分析 | 第53-54页 |
·NITPh-p-Br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磁性分析 | 第54-56页 |
·Dy(hfac)_3(NITPh-p-Br)_2(20)的磁性分析 | 第54-55页 |
·Tb(hfac)_3(NITPh-p-Br)_2(21)的磁性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稀土-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的抑菌试验 | 第57-64页 |
·实验部分 | 第57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抑菌能力测定效果图 | 第57-58页 |
·稀土配合物对酵母菌的抑菌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稀土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7 结论 | 第64-65页 |
8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10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