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植物根际促生菌国内外研究 | 第10-21页 |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概述 | 第10-11页 |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制 | 第11-16页 |
·植物根际促生菌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 第16-18页 |
·植物根际促生菌应用研究 | 第18-21页 |
·油菜菌核病的概述 | 第21-22页 |
·PGPR研究展望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油菜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 | 第25-36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7页 |
·土样的采集 | 第25页 |
·试验仪器 | 第25-26页 |
·培养基和营养液 | 第26-27页 |
·种子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根际促生菌的分离 | 第27页 |
·根际促生菌的筛选 | 第27-28页 |
·形态特征观察 | 第28页 |
·细菌的 16S rDNA序列扩增与分析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结果 | 第30页 |
·平板初筛结果 | 第30页 |
·试管培育法复筛结果 | 第30-32页 |
·菌落形态特征 | 第32页 |
·PCR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32-3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拮抗菌筛选与初步鉴定 | 第36-42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6页 |
·供试病原菌 | 第36页 |
·培养基 | 第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油菜菌核病拮抗菌的筛选 | 第36-37页 |
·16S rDNA序列扩增与分析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平皿初筛结果 | 第37-38页 |
·平皿复筛结果 | 第38-39页 |
·拮抗菌菌落形态特征 | 第39页 |
·拮抗菌系统发育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植物根际促生菌摇瓶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 第42-56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菌株与试剂 | 第42页 |
·试验仪器 | 第42-43页 |
·培养基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6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43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3页 |
·发酵培养基成分单因素试验 | 第43-44页 |
·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 第44页 |
·摇瓶培养条件研究 | 第44-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QZB24-6 的生长曲线 | 第46页 |
·碳源筛选 | 第46-47页 |
·氮源筛选 | 第47-48页 |
·无机盐筛选 | 第48-49页 |
·发酵培养基成分正交试验优化 | 第49-50页 |
·摇瓶培养条件研究 | 第50-5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油菜根际土PGPR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第56页 |
·油菜菌核病拮抗菌的筛选 | 第56页 |
·PGPR菌株发酵工艺研究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