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引言 | 第7-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阐释 | 第14-18页 |
·生态文明的内涵 | 第14-15页 |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 第15-18页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容和探索历程 | 第18-3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 | 第18-23页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18-20页 |
·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生态观 | 第20-22页 |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探索历程 | 第23-27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23-24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准备 | 第24-25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的提出 | 第25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19 | 第25-27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3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27-28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涵义 | 第28-29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 | 第29-31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 | 第31-40页 |
·从文化建设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第31-33页 |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第31-32页 |
·积极推动生活理念绿色化,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 第32-33页 |
·从经济建设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第33-35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改善社会生态环境 | 第33-34页 |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 | 第34-35页 |
·从政治建设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第35-37页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36页 |
·建立健全政府综合决策制度 | 第36页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第36-37页 |
·从社会建设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第37-40页 |
·转变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行政审批制度 | 第37-38页 |
·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力量,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 第38-40页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 | 第40-43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40-41页 |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40页 |
·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其基本要求 | 第40页 |
·为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 第40-4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1-43页 |
·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 第41页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 第41-42页 |
·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潮流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